熱門:

2021年11月13日

陸永 財經coffee

監管左右「去中心化金融」發展

過去區塊鏈的用家都是以散戶IT人為主,但今天區塊鏈這個行業似乎已經以一個神速進化。在美國《紐約時報》DealBook會議上,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被問及是否持有比特幣或以太坊,他表示對加密貨幣感興趣已有一段日子,個人擁有一些加密貨幣,並稱作為多元化投資組合的一部分,持有加密貨幣是合理的。機構與名人的進入,將是這個行業未來3至5年的趨勢。

公開代碼一般人難理解

區塊鏈首批做得最好的應用就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但對於機構來說,去中心化金融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合規,而此問題來自其中的結構障礙,當監管機構解決這方面的障礙,才是去中心化金融百花盛放的日子。

首先,去中心化金融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透明度,有些人認為DeFi實際上比傳統金融更加平等和透明,因為大部分活動都基於公開可用的代碼。然而,只有相對少的人能夠真正閱讀和理解該代碼,即使是高素質的專家也未必發現當中的缺陷或危險。

目前,該代碼的質量可能會有很大差異,並對投資結果和安全性產生重大影響。簡言之,如果散戶投資者有2000美元投放在具有風險的智能合約,要散戶聘請專家來審核代碼以確保安全是非常不划算的。散戶投資者很多時候依賴通過營銷、廣告和社交媒體獲得的訊息。另一方面,專業投資者可以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聘請技術專家和電腦工程師去研究,散戶在DeFi中對比專業投資者出現明顯資訊劣勢,不過講真又有幾多專業投資者真的「專業」到可以聘請專家研究?

除了資訊劣勢之外,第二個合規結構性障礙就是匿名問題,DeFi交易發生在區塊鏈上,每筆交易都被記錄、不可變且可供所有人查看,但是這種可見性只延伸到區塊鏈地址。

匿名引發操縱交易問題

由於匿名,區塊鏈顯示發送或接收資產的區塊鏈地址,惟不會顯示控制它的人的身份。如果沒有一種有效方法來確定交易者或智能合約所有者的實際身份,有一個風險就是很難知道資產價格和交易量是否反映真實交易還是操縱交易的產物。例如一個人使用機械人操作多個錢包,或者一群人串通交易。

缺乏透明度、匿名問題及操縱交易都是影響機構進入市場的障礙,現在好多DeFi項目,包括Aave及Compound都表示希望以合規方式進行DeFi的營運,合規去做DeFi,很多時都要平台和監管機構相互合作,然而,最大的問題不是「做不做到」,而是速度的問題,區塊鏈的神速發展,監管機構追不上,這才是機構遲遲不進入的最大問題。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有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