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仍未正式宣告敗選,但拜登明年1月20日入主白宮已成為市場共識。2020年全球經濟在新型冠狀病毒和美國總統大選的影響下受盡壓力。美股三大指數毋懼不確定性的風險,在泛濫資金的支持下屢創新高。在美國疫情嚴峻的情況下,股市仍然一路高歌猛進。筆者今天不打算再說什麼新經濟與舊經濟的板塊輪動,反而想談退休朋友怎樣逆境理財。
一般理財顧問或坊間101投資書籍,大多提醒退休者要採取保守策略,不能太過進取。長時間下來,這個概念便變成金科玉律,簡單點說就是保本、不能輸。
但市場的另一個金科玉律是風險與回報成正比,高風險配對高回報,反之亦然。可是經濟及市場環境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甚至教科書及歷史上沒有發生的事情都出現了,我們便不能一成不變。
退休前失業風險趨增
為什麼年紀輕的投資者可以進取,而年長的便要保守一點呢?因為這套理念是針對打工的受僱人士而設。年紀較輕的投資者未來受僱時間仍然有10年、20年、30年不等,代表他們獲取工資的現金流時間很長,對他們維持生活和彌補投資損失提供了保障。不過,前提是他們一定要持續地工作或找到工作,才能維持現金流。
資本人生經驗勝年輕人
在新經濟模式和新科技的衝擊下,達到退休年齡前失業或被裁員風險愈來愈高,穩定工資所帶來的現金流保障愈來愈不可靠。那麼,年輕投資者真的可以比年長的投資者更加進取嗎?其實,退休後必須保守這說法並不是絕對的。
退休後,我們的年齡確實是大了,但人生經驗及財富應該較初出茅廬時更多。
從投資的角度看,這時退休人士的資本應該是較仍在受僱時豐厚一些,這點是退休人士在投資上有優勢的地方。
管理財富可以是很專業、複雜的事情,也可以很簡單,就是加減數的概念。如果閣下的財富很豐裕,相對會輕鬆得多。
退休朋友理財的首要考慮,是要利用自己的金融資產創造現金流,讓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有正數收益,以作對沖和維持總體財富的規模。
因此,我們需要的是謹慎的態度,太過保守或會令投資收益減少,導致在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後,本金愈來愈少而令心理壓力愈來愈大,最終的結果也是不理想的。
作者為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眾籌」興建明日大嶼? |
上一篇: | MPF投資明日大嶼 港人有份齊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