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7日

陳嘉汶 ETF觀察

政策催谷國產化 晶片ETF受惠

國務院周二印發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提出對集成電路線寬小於28納米而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新政策把集成電路(晶片)放到首位和最重要位置,在減稅、鼓勵境內外上市融資、進口、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及加強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推出一系列措施。業內普遍認為,政策落地將長期利好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加速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受消息帶動,相關晶片ETF表現普遍造好。今年2月上市、內地規模最大晶片類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159995.SZ),在政策公布翌日上漲1.99%,並錄得超過1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淨流入,總規模突破190億元。當天該ETF融資(孖展)淨買入8862.08萬元,連續4日淨買入累計1.43億元;融資餘額增至9.36億元,較前一日升逾一成。

此外,不排除有「春江鴨」提早進場,多隻晶片題材的ETF,上周二開始成為投資者吸納的對象。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截至8月5日,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基金單位期間增加6.92億份,至141.65億份。同時,國泰CES半導體芯片ETF(512760.SH)及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512480.SH)亦分別上升3億及1.2億份,增幅5.7%及4.2%。

港股方面,同樣見到資金流入晶片股的蹤影,早前回歸科創板上市的中芯國際(00981),由歷史高位44.8港元回落超過四成半後,亦開始有「北水」透過「港股通」增持,持股比例由7月底的14.57%,逐漸回升至目前的15.17%;同業華虹半導體(01347)的「北水」持股比例亦自低位5.78%,反覆上調至6.45%【圖】。

在中美關係惡化背景下,「晶片國產化」趨勢難以逆轉,未來兩三年半導體行業將加速發展,相關股份經過上月中的顯著調整後,相信有機會再次吸引資金流入。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