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
環球經濟在上周迎來多項重要變化,包括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歐美央行維持利率穩定,以至英國大選保守黨成功取得過半數議席,使脫歐進程轉趨明朗,霎時種種有利因素出現,對來年的經濟發展有正面作用。
2019年深受世人擔憂的衰退問題,在一瞬間迎刃而解,避險需求看似快將大減,對以抗風險和通脹為主的黃金,有如致命的重擊,金價大有下跌、甚至持續倒退的可能。然而,從上周消息發布至今,金價僅出現波動,至執筆時更重上1480美元水平,與上述邏輯相去甚遠。
中美貿戰角力未完
從消息面看,中美貿易戰所帶出的正面因素,無疑使巿場不確定性和風險下降,避險需求在未來一段日子理應減少,金價邏輯上將漸失支持及下滑,短期而言有一定跌幅亦是常態。惟在利好消息背後,兩大經濟體首階段協議,並不代表之間的角力就此消停,協議後中國尚有逾2500億美元輸美產品面對關稅的大山,因此協議讓經濟取得的復甦僅有一丁點,情況就如雨後天際仍滿是雲霧,難免讓巿場對後巿有所保留,故此投資黃金的優勢雖不如往昔,卻不會使資金火速撤離。
數據顯示,SPDR黃金ETF的存金量僅以每周數噸之勢下降,儲量從10月初約923噸降至上周約880噸,兩月多來差額僅43噸或5%左右,足以印證巿場還會關注往後一些數據和指標以作定論,不會貿然消退,相信金價尚有一段日子在1400美元水平周旋,三數月內金價或許出現高處不勝寒的現象,但面臨巨大沽壓的風險還是有限。
環球央行持續吸納
在投資巿場外,吸納黃金一直是環球央行的持續行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全球央行在2019年首三季共買入547.5噸黃金,較去年增長約12%,可見即使投資需求有所放緩或收縮,巿場尚有眾央行在默默耕耘;且這種為平衡持倉和分散風險的操作,並不會因經濟稍見好轉而消退,更不曾聽說金巿出現供過於求,使價格深受影響。
最後,歐美央行在12月會議後表示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定,即現時的低息、量寬狀況將延續下去,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相對較低,使資金拋售黃金持倉尋求更佳回報的壓力大減。
作者為西證香港期貨副總裁。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期貨投資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強積金融合科技與服務作革新 |
上一篇: | 計恒指波幅 算期權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