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
2019年股票市場未能有一個好開始,對中港股市的投資者來說,更面對1%至2%跌幅。雖然首日開局未如理想,但若回看2018年,我們卻是在開首好景的情況下,最終以跌市結束。今年市況如何,仍要看未來300多日的發展,但至少開局表現不一定代表全年表現,正如去年一樣。實際上,筆者希望今年股市最終能「低開高走」。隨着中美爭議降溫,市場重新關注盈利及估值,令市場有一番新景象,對投資者來說將是最理想的情況。
2018年股票面臨種種挑戰,新興市場股票承受巨大壓力,而美國股票表現出色。2018年是8年來全球股市估值下降的首個年度。筆者對於2019年全球股票市場仍保持積極態度,但已從「看好」下調至「核心持倉」。預計2019年市場普遍盈利趨向高個位數增長。股票市場估值已下調,以反映增長放緩,並處於5年內最具吸引力的水平。2019年全球股市盈利預計擴張8%,較2018年錄得的16%增長顯著放緩。美國和歐羅區預計引領全球盈利增長,分別擴張9%和10%。貿易戰升級是全球盈利增長面臨的最大下行風險。全球股票估值看似更加吸引,當前交易是基於12個月預期市盈率14倍,然而已發展市場和新興市場的市盈率存在明顯差異,美國股票市盈率為15倍,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市盈率為11倍。
投資者應利用估值作為回報的長期標準,而不是股市入場時機的訊號。利用這方法,亞洲(日本除外)基於當前估值水平的長期(7年)回報率預計為8.5%,高於美國的4%(資料來源:Mercer)。儘管如此,未來12個月筆者青睞美國股票,因其更加側重國內,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則具周期性。
看好歐美能源及醫療板塊
2017年底宣布的美國稅改,為美國經濟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刺激。美國2019年期間實施財政刺激的預期,在中期選舉後已經提高,基建領域是主要焦點。其他經濟體也在考慮實施刺激性財政政策,以彌補更緊張的金融條件。儘管財政刺激與股市表現之間並非呈線性關係,但2019年仍可能為全球股市帶來上行驚喜。2019年將是聯儲局連續加息的第五年,也可能是利率周期的頂峰。隨着美國利率預期觸頂,美元可能企穩,這將緩解新興市場公司的流動性形勢,並可能成為估值上調的促成因素,釋放該地區股票的部分價值。
筆者今年仍看好美國股票。美股平均來看在周期末段的環境下表現良好。2019年公司盈利增長放緩幾乎不可避免,但預計與長期均值一致。2019年看好的行業包括美國和歐洲的能源和醫療,以及美國科技業。在中國,筆者看好科技、公共事業和金融業。根據筆者評估,中國A股是我們在亞洲(日本除外)內看好的市場,且未來12個月按美元計值可能跑贏亞洲(日本除外)股票。我們所持觀點的支持因素,包括有助益的中國財政措施、吸引估值和有利的資金流動。未來12個月有盈利增長的市場一致預期為14%,同期的市盈率為9.8倍,目前估值低於長期均值,並接近2016年低位,而當時宏觀和公司基本因素要疲弱得多。估值偏低及中國A股在MSCI基準指數中的權重增加,均有利2019年的股票資金流入。為提振經濟,中國已宣布下調個人所得稅與增加基建支出等財政措施,以及定向放寬信貸等貨幣措施。個人所得稅下調可能產生4000億至5000億元人民幣的稅收減免;加上額外下調增值稅和公司稅,這些措施應利好中國消費導向型行業。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也將改善流動性,且可能有助提振市場信心。
2018年股市下跌的最大元兇,不少人相信是中美兩國的貿易爭議,目前雙方仍在談判,事情如何發展仍有很多變數,卻不一定全是負面。筆者認為,目前投資市場影響最大的兩個負面因素分別是: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以及美元流動性惡化,筆者當然不希望出現,但仍會關注事件發展。另一方面,若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又或是有新的財政刺激出台,則有可能成為對市場影響最大的積極因素,有助扭轉目前市場面對的悲觀投資氣氛。
作者為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在投資研究範疇擁有超過10年經驗。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投資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瑞士蓮價貴 吸引力不繼 |
上一篇: | 2019年危中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