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
要講HMV的故事,要由1921年講起,1921年首間HMV唱片公司在英國倫敦開業,之後發展到多個國家,包括加拿大、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但時代轉變,現今社會有誰人會去買唱片?2013年初,HMV母公司委任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為破產管理人,接管英國及愛爾蘭業務,並尋求清盤或賣盤,而香港、新加坡的全數股權及中國、台灣、澳門的HMV經營權,由私募基金滙友資本(AID Partners)收購,金額為5680萬元。
滙友資本背景如何,其中一個創辦人胡景邵出身於百富勤,之後於光大控股(00165)建立投資銀行及私募基金部門,2007年成立滙友資本,收購項目多是與娛樂行業有關,之後更接觸到科技等產業。說回HMV的收購,2013年滙友資本從快要破產的HMV收購當中亞洲業務,同年底滙友生命科學(08088)斥資4680萬元收購HMV 60%股權,以發行股票收購,佔已發行股本約13.5%。當時,滙友生命科學市值3億餘元,之後更把餘下股權全部收購旗下。2016年初,滙友生命科學把HMV以代價4億元,賣出八成股權給HMV數碼中國(08078)(前稱中國3D數碼)。配售完成後,滙友生命科學於中國3D數碼持股增至22.59%,亦即是當時HMV數碼中國估值達18億元。
背後無金主最關鍵
本周,HMV傳出債務纏身,多間分店被入稟追租、玩具代理商入稟法院,HMV數碼中國股價周二暴瀉86.93%,市值由20億元急跌至2億元,過去4個交易日成交額約為2.6億元。先不要考慮滙友生命科學及HMV數碼中國年年輸錢,錢去了哪?其實,HMV這個故事一玩就玩了6年,而HMV這個「玩具」一開始真金白銀買回來就只有5680萬元,而過去幾天基本上在市場賣貨已經可以回本,再加上2016年HMV數碼中國發行4億元代價的新股,股票其實都是印出來的,到最後要變現都要有人接貨。
市傳HMV的金主是海航國際,海航之所以與HMV拉上關係,與當年出手收購HMV香港及新加坡業務的「白武士」胡景邵有關。胡景邵2013年收購 HMV業務之後,旗下滙友資本獲海航入股,由此海航與HMV展開合作。根據2016年6月通告,HMV F&B當時由海航集團、李茂共同持有,李茂是胡景邵妻子、滙友資本的創業合夥人,於上月辭任HMV數碼中國聯席主席。
HMV與海航國際有沒有關係不重要,最重要是沒有金主,沒有金主最後也要有人埋單,沽出街股民一齊埋就是一個方法。蕭定一最後有幾多數要上身,真的不知道,但股民一定已經幫了你一分力。最後搞不掂也不要緊,他還可以找爸爸。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沒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道指V形爭持 有反彈無上升 |
上一篇: | 以孖展額走勢作測市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