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日
新冠肺炎之所以重挫世界各地經濟,是因為它突如其來,殺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但在俄羅斯,當兩個出乎意料的狀況同時出現──新冠疫情和油價插水,政府和商家似乎需要為當地經濟面臨「完美風暴」作最壞打算。
「完美風暴」(The Perfect Storm)的出處源於美國作者Sebastian Junger的著作《超完美風暴》,原意是指各種氣候因素孕育出可怖的颶風,其後引申至兩件或以上湊巧同時發生的事造成大型災難。這正好形容今日俄羅斯的經濟狀況。
這邊廂,俄羅斯自4月起疫情迅速飆升,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1萬宗感染個案,死亡人數逾千人。雖然俄國政府較早在武漢撤僑,並實施封關,但是感染數字仍然不斷上升。其中一個主因是俄國衞生當局沒有及時進行大規模的檢測,令感染個案在社區傳播病毒,以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那邊廂,地緣政治因素促使俄羅斯與沙地阿拉伯進行一個多月的油價戰,即使主要產油國最終達成減產協議,但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對原油需求大跌,油價仍處歷史低位。作為能源大國,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六成來自原油、天然氣和其他自然資源,其經濟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油價高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俄羅斯今年的GDP將會收縮5.5%,而當地官方數據則估算失業人口將介乎1000萬至1500萬。加上歐美國家仍未取消對俄的經濟制裁,這場「完美風暴」令當地經濟雪上加霜,導致民不聊生。
料千萬人財困 修憲進度添變數
適逢新冠疫情大爆發前,俄國政府有意修憲,並已通過國家杜馬三讀審議和上議院投票通過,只待稍後(因疫潮推遲)全民公投結果便可生效。然而,政府在防疫工作不周,大大影響民眾對政府的支持。《莫斯科時報》評論版指出,俄羅斯有數以千萬計的人陷入財困,而俄國政府對國民的經濟援助遠遜歐盟國家,預料部分國民會因此為修憲法案投下反對票。
與此同時,俄羅斯民意研究中心(VTsIOM)最新的民調顯示,公眾對總統普京的信任度跌至14年來新低,其中只有28.3%受訪者表示,普京是他們信任的政客。
其實,俄羅斯的經濟困局可謂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而當地政府本身也面臨財困。面對「巧婦難為無米炊」的困局,普京政府必須開源,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巧立名目,針對外資公司徵稅或罰款,從而補貼政府開支。
以去年新增的「個人私隱」條例為例,當地政府要求所有在俄國銷售的電腦和手機,必須安裝官方指定的軟件,違者初犯罰600萬盧布(折算約63萬港元),再犯則重罰1800萬盧布(折算189萬港元)。俄政府很可能重施故伎,借此幫補政府預算。
儘管俄國在防疫和經濟方面自身難保,但普京政府卻看準時機,以「抗疫」為名援助歐美國家,如意大利和美國等,實質是博取西方國家好感,考慮取消對俄的經濟制裁。這手法可謂是一箭雙鵰:一方面,俄國政府可藉此作為對內政治宣傳題材,展示西方國家疫情較俄更差;另一方面,普京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時亦建議國際社會在疫情期間,應考慮凍結(若非取消)對「必需品」的國際制裁,明顯是為日後取消制裁而鋪路。
從普京自身的政治利益來說,他的博弈也沒有太大的風險。畢竟,在俄羅斯政府日漸收緊監管之下,當地反對勢力不成氣候,加上超過一半的國民經歷過蘇聯解體和兩次金融風暴,新冠肺炎帶來的這場「完美風暴」,殺傷力可能不及病毒對一些被遺忘國度的落後國家嚴重,但對俄羅斯人來說,可能已是見怪不怪。
楊立明 國際顧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星洲港媽防疫心情似過山車 |
上一篇: | 疫情對非洲的潛在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