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5日
1.在美國,除了總統,還有什麼人可以被彈劾?
提到「彈劾」,相信不少人都會將之與國家領導人掛鈎,畢竟在新聞報道中提及彈劾時,對象往往就是一國總統,例如南韓前總統朴槿惠、巴西前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等等。然而在美國能夠被彈劾的,可不止總統一人。美國憲法第二條第四款中列明,能夠被彈劾的除了總統,還有副總統及「所有美國文官」(All Civil Officers of the United States)。憲法沒清楚定義何為「美國文官」,但在美國歷史中遭彈劾的人數共19人,當中大部分是法官。
2.曾有美國總統遭到彈劾嗎?
在美國歷史上一共有兩位總統曾遭到彈劾。第一位是第17任總統莊遜(Andrew Johnson),他在1868年時因為被指控違反當年的《總統任期法案》(Tenure of Office Act)而遭彈劾,但最終參議院以一票之差否決了彈劾,讓他得以完成任期。
第二位是第42任總統克林頓,他在1999年捲入與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的性醜聞,其後被指控在調查過程當中作偽證和妨礙司法公正而遭到彈劾。但最後在民主黨參議員全力護航下,彈劾指控遭到否決。
此外,第37任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因為捲入著名的水門事件,被揭試圖非法竊聽政敵民主黨的全國委員會,事後又企圖掩飾事件真相、阻撓調查,最終讓尼克遜面臨幾乎肯定會獲通過的彈劾。但尼克遜在眾議院正式啟動彈劾程序前就已主動辭職。
3.這是特朗普首次面臨彈劾危機嗎?
特朗普自上任總統以來,作風一直乖張出位,備受爭議的言論、政策、行為浪接浪出現,要把他趕下台的呼聲自然不絕於耳。事實上,早於2017年2月,即特朗普上台後一個月,民主黨政客Boyd Roberts就已率先建立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尋求彈劾特朗普的方法。
不過首個真正讓特朗普面臨彈劾危機的,自然是其競選團隊涉嫌與俄羅斯勾結,藉俄方干預2016年大選來打擊對手希拉莉選情,從而爬上總統之位的「通俄門」事件。面對「通俄」調查,特朗普做出多個猶如欲蓋彌彰的舉動,例如將當時負責調查的檢察官科米(James Comey)革職等,都讓要求彈劾總統的呼聲甚囂塵上。然而,由時任特別檢察官的米勒(Robert Mueller)完成的調查報告認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特朗普團隊有跟俄國合作,亦不能斷定特朗普有嘗試妨礙調查工作,引致要求就「通俄門」彈劾特朗普的聲音大減。
4.美國總統有權特赦自己嗎?
在「通俄門」調查期間,特朗普曾經在Twitter上表示,自己作為美國總統,絕對有權力中止有關調查,甚至即使調查結果稱其有罪,也可以動用權力特赦自己,只是因為深信自己沒有做錯才不這樣做。當時特朗普的代表律師朱利亞尼(Rudy Giuliani)更表示,美國總統權力甚大,甚至特朗普打算直接槍殺科米以阻止通俄案調查,也不會被檢控。不過美國總統的權力並非無限大。
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第二款,美國總統確實有權特赦違反美國法律的任何人士,而憲法沒有規定受到特赦的不可以是總統自己,因此朱利亞尼和特朗普的說法不無道理;但該條文同時列明「被彈劾的情況除外」。換句話說,美國總統一旦遭彈劾,就沒有權力阻止國會對他展開調查,若果真被定罪也不能夠特赦自己。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杜魯多連任最大威脅──表裏不一 |
上一篇: | 烏總統落足擦鞋油 抗俄大計報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