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0日
美國中期選舉塵埃落定,我們訪問了英國華威大學美國外交政策碩士課程主任Benjamin Gannon博士,分析此後華府的外交政策,他認為這場選舉對特朗普的外交方針不會有明顯影響。
Gannon指出,現在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藍圖其實尚未成形,難以判斷其大方針和主要目標到底是什麼:「目前(外界)對此仍未有共識,因為特朗普迄今只執政了不足兩年,故我們仍未夠時間摸索出其外交政策的全貌、他心目中的政策議程,也自然不會知道他到底會否實踐其『外交宣言』,因為就我們目前所見,他仍只忙於處理前朝遺下的外交格局。」Gannon舉例說,特朗普會退出伊朗核協議和《巴黎氣候協定》,讓人認為他跟喬治布殊想法一樣,會懷疑多邊外交合作的成效;但另一方面他又表示願意與伊朗和北韓對話,以外交方式解決問題。「所以我們真的摸不着頭腦,他的外交政策似乎仍在初始階段。」
不過Gannon同時表示,根據特朗普到目前為止的行徑,仍可總結出他的一些風格:「其中一樣我們知道的,是他與(美國)傳統盟友之間的關係非常不同……他視盟友為『交易』(Transactional)關係,他會想美國從各種外交架構中得到至少跟投入同等的回報,於是不論是北約、聯合國,還是其他框架,他會期望其他國家都按比例付出,要從中得到清晰可見的回報,而不是建立長遠關係或是展現軟實力之類。」此外,雖然特朗普非常特立獨行,但Gannon認為只要仔細觀察他的言詞,就會發現其實他歸根究柢未真正偏離傳統共和黨的路線:「他很強調貿易、(美國的)經濟優勢、不在意氣候變化等環保問題;他又很強調國家安全,着眼於邊境控制,他與拉丁美洲的關係似乎完全基於阻止當地人移民到美國的問題上……他考慮將中國標籤為『滙率操縱國』之類的動作,其實都與傳統共和黨的特色十分吻合。」
回到今次選舉結果,Gannon直言民主黨控制了眾議院,其實對制衡特朗普外交政策沒太大意義,因為事實上,眾議院並沒有太多方法可以阻撓總統推行其外交政策:負責批准國際條約在美實施的是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眾議院亦沒有權力任命外交官員。由於內政議程很多時需要眾議院審核,但外交方面無此需要,所以這時期通常會是美國總統執政的轉捩點,重心會由內政轉向外交。換言之,也許在中期選舉後,外界才會看得更清楚特朗普的外交方略。
儘管如此,Gannon說民主黨總會利用眾議院優勢去攻擊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民主黨能用的主要手段,一是利用眾議院掌握財政大權這點,控制外交政策相關的預算。我們可以預期民主黨將更猛烈地批評如興建美墨邊境圍牆、派兵到邊境之類的行動。二是利用眾議院的聽證會及各個委員會作調查,也就是說我們日後很可能會看到更多由民主黨控制的委員會,調查俄國干預美國大選的事件及特朗普的『通俄』嫌疑。但這些都只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枝節,對其主體影響有限。」
制衡白宮為名 鋪路選總統為實
Gannon進一步分析稱,會如此做的民主黨員大多都不是以眾議院的法定權力去阻礙特朗普施政為目標,而是着眼於2020年的大選。Gannon認為,這些甚具野心的民主黨員,會利用眾議院各個委員會,提出自己的外交政策想法,以及批評特朗普的政策,藉此建立自己的公眾形象,為公眾帶來美國在他們領導下有望改變的期望。而反過來說,這也代表特朗普在外交政策方面,仍享有相當大的自由發揮空間。那如果民主黨真的有意阻撓特朗普施政,他會否利用行政命令去繞過國會行事呢?對此Gannon這樣回答:「特朗普會否真的開始更常使用行政命令行事,就如奧巴馬在任期尾段所做的事般,抑或純粹是選戰時擺出的姿態,現在下判斷仍是言之尚早。」
受訪者:Benjamin Gannon博士
英國華威大學美國外交政策碩士課程主任
採訪、撰文:曾維駿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新聞媒體才是輸家 |
上一篇: | 工資增長嚴重滯後 兩黨束手無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