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13日

梁啟智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法國為何能頂住民粹狂潮

法國總統大選結束,馬克龍一如所料勝出。自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大選以來,各地紛紛議論激進右翼是否有冒起之勢。他的對手馬琳勒龐常被稱為法國版的特朗普,今屆法國總統大選也常被拿來和美國總統大選比較。然而直接拿結果大做文章之前,我們應注意兩地在結構上有眾多不同。

美國總統大選使用按州勝者全取的選舉人票制度,法國總統大選使用全國一人一票下的兩輪投票制,僅從這制度分野出發,馬琳勒龐要突襲成功就困難得多。首先,激進右翼的仇恨言論或能有效凝聚少數失意選民,要獲得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卻困難得多。在選舉人票制度下,像是特朗普這樣的候選人就算普遍不受支持,只要在關鍵州份勝出即可當選。別忘記,希拉莉在普選票那邊的領先優勢可是數以百萬計的。有媒體模擬假設法國實行如美國一樣的選舉人票制度的話,馬琳勒龐在鄉郊地區的優勢會被放大,並非毫無勝算。

黑客發功傳媒不上當

其二,在法國的兩輪投票制之下,第二輪投票時就是馬克龍和馬琳勒龐之間的單挑。相對來說,希拉莉到底是輸了給特朗普,還是敗於其他小黨的「鎅票」,還是一個問題。例如在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威斯康星這3個關鍵州份,只要投綠黨或自由黨的選民當中每4個有1個改投希拉莉,她今天已是美國總統。法國的馬克龍就幸運得多,只要鼓勵大家出來投票就可以,不用在立場上腹背受敵。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馬克龍或是馬琳勒龐都不是來自法國的傳統政黨。在美國,特朗普成功騎劫了共和黨,即使共和黨內對他毫不支持,選民對他的個人背景也有許多質疑,仍有大量選民基於政黨身份認同而投他一票。在法國,中間偏右的菲永在第一輪出局之後,他的支持者有近半轉投馬克龍,只有少數轉投馬琳勒龐,還有不少寧願留在家中不出來投票。這點和美國政壇就明顯不同了。

對了,還有一點:馬克龍是一位不足40歲、從來沒有參與過選舉的政治超新星,希拉莉卻已年屆70而且24年前便已踏足全國政壇。就算只談候選人本身,兩場選戰的分別也太大了。

除了政治方面,兩地媒體系統的結構同樣有明顯差別。臨近第二輪投票前夕,馬克龍忽然爆出了電郵風波,大批競選辦公室電郵因黑客入侵而外洩。事件隨即使人聯想到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民主黨的電郵因黑客入侵而外洩,拖累了希拉莉的選情。對此,法國當局隨即要求傳媒不要報道電郵內容,而主流傳媒也十分合作,只針對黑客入侵本身作報道,並指出外洩電郵很可能有假電郵夾雜其中,實為抹黑手段。

法國傳媒表現相對於美國傳媒在美國大選或英國傳媒在脫歐公投期間的表現,明顯要來得謹慎和自律。原因之一,固然是因為藉假新聞和黑客攻擊來影響選戰已不是第一次發生,傳媒總算見過鬼怕黑。也有評論指出法國沒有英國流行的小報文化,亦不像美國有右翼電台名嘴喜歡煽風點火和「抽水」,面對類似事件時的免疫力因而相對較高。

從上述對政治和媒體系統的結構分析出發,我們可清楚看到法國的相對優勢。若把同一套分析放在香港,結論卻明顯令人擔憂。

香港的政治制度使用最大餘額法的比例代表制,本身就是政治激進化的一大推手。而立法會本身權力有限,也鼓勵選民的政治態度傾向情緒發洩多於制度思考。另外香港傳媒「呃like」成風,不少媒體中人毫不猶豫地做標題黨,或和政治潮流互相利用以爭取收視。而說到選民本身,香港人對政治的無力感恐怕是其他民主地區無法比擬的。最終生活大小事情都可以變成火頭,受害的還是香港自己。

梁啟智_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