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
日本「埼玉金世代劇場」演出《烏鴉,我們上彈吧!》謝幕時,觀眾鼓掌不絕,想必是被台上老者的真情感動了。而我,則要為編劇清水邦夫細膩縝密的筆桿致敬。香港觀眾的反應,正如導演蜷川幸雄期許,是熱情亢奮的。之後,我在網上媒體看到,不少觀眾以「震撼」、「精采」來總結這劇目。
我相信掌聲背後,不少是緣於對年輕和年長演員的尊重、認真、投入的演出態度。畢竟,舞台上一齣優秀的作品,使觀眾能在鬱結的社會氛圍下,吐一口悶氣,戲劇讓人年輕,也讓人對世界仍存冀望。
故事講述兩名青年在法庭上受審時,被十多名老婦衝入佔領,當局發通牒,下令投降,結局是庭上各人身亡,但精神不滅。橋段看似荒謬,卻跟現實十分接近,世界各地每天發生的擄人、斬首、爆炸等事件,連一向被視作福地的香港,也出現了長達七十九天的佔領運動,即使運動最終和平結束,但世界已變了樣,人們應該跳出安全區,為自己的生命或下一代籌謀。
叩問公義不留情面
烏鴉的高傲、沉鬱,不被人憐愛;黑沉沉、冷冰冰,沒半點熱情;這難免使人想起鶴髮雞皮的嫗婦,如劇中烏鴉婆(田村律子飾),儘管年華老去,遭人唾棄,被人厭惡,卻仍渴求愛。對人類來說,烏鴉的形象雖然負面,雀鳥類中,卻聰穎靈巧。烏鴉喜群居,常組黨而行,有不少國家視之為神鴉,尤其在日本,有「立國神獸」之稱,被作為吉祥鳥供奉。
編劇以一眾老婦佔據法院,展示烏鴉群體活動的特質;佔領後,隨即由烏鴉婆統領群嫗,脫掉官員的褲子,禠奪當權者的權力,不留情面,彰顯烏鴉並不好惹的性格;及後,通過烏鴉婆手刃親人(其中一名投擲爆炸品的青年),呈顯領袖必須公正嚴明、愛恨分明;最終在法庭內,刺死有親戚關係的法官、律師、檢察官,撕破上層社會既得利益者的假面具,叩問公義,藉此推翻制度;以烏鴉象徵日本上一代的女性,挑戰社會上男尊女卑的現況,為一直不受重視的老嫗作出控訴,寓意深遠。使人印象深刻的,尤以一群銀髮老婦,脊上挺着丈夫的遺照,緩步踏進法院的情景,不僅寓意婦女多年來,背負喪夫之痛,更突顯大戰以來,女性在社會上長期受抑壓的狀況。
寓意法制徹底崩塌
藉着佔領這行徑,兩代人(烏鴉婆與年輕的孫兒)顛覆建制,在法制下尋求公義。再者,當老婦在法院內,將象徵官舍的布幕,從高處狠狠地扯落的一刻,繼而舞台上,偶有黑影飛躍晃動,導演借助布景、燈光等設計,將腐朽化為神奇,展示烏鴉成功佔領法庭,寓意法制徹底崩塌。
劇至尾段,當局通過揚聲器,即場倒數,下令「暴民」投降,否則格殺勿論,觀眾與演員處於同一時空,強化迫切性,增加投入感。在政府終以槍擊掃射法院,人的情感自會投向老婦,感到無奈、哀傷。但結局出現反高潮,多名年輕人,從老婦身後冒出,這場身份轉換,成功將這悲劇加上一個希望,一個不朽的結局。
既然台上各長者皆相信自己,並在台上散發魅力,那就讓我們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烏鴉們,讓我們上彈吧!再接再厲,不放棄自己,要無悔今生。
圖片:康文署
撰文 : 梁慧珍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多餘人 |
上一篇: | 魁北克天才導演薩維杜蘭老家農場自導自演欲望與鬥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