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
上次談到美國政府在30多年前提倡低油低卡路里的健康飲食指引後,完全改變了全世界對健康飲食的概念。結果是不但沒有減少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情況,相反,數字一直繼續在飆升。
到底肥胖的真正成因是什麼呢?大多數醫護人員包括醫生和營養師都會告訴我們一個簡單又有說服力的觀念︰攝入卡路里減消耗卡路里等於身體脂肪量。就像政府財政狀況,收入多過支出就有盈餘,入不敷支則產生赤字。但是這種卡路里的概念是基於很多錯誤的假設而成立。
首先,攝取的卡路里量和身體消耗的卡路里量有着緊密但非必然的關係。減少卡路里攝取量身體同時也會減少卡路里消耗量,最後對減肥只有很小效果。另外,身體基本新陳代謝並不是固定的。除了卡路里的攝取量外,它還會隨着許多其他因素如食物的種類和運動量等而上下調節達50%之多。同時我們認為進食是一種清醒自主的行為而忽略了飢餓感的重要性。事實上,什麼時候進食、什麼時候停止進食是受荷爾蒙系統所影響。肚子餓時身體會釋放荷爾蒙讓我們進食,食夠了也通過荷爾蒙產生飽的感覺而停止進食。就像食物的香氣,在肚餓時候聞到會很想吃,但吃飽後聞到會有滯脹感覺。由此可見,卡路里攝取量和卡路里消耗量都受到體內荷爾蒙的控制影響,所以肥胖是荷爾蒙的問題而非卡路里的原因。人類身體是有一套嚴緊的「Homeostasis」平衡系統,就像每人的高度是受生長荷爾蒙控制,青春期發育受性激素影響,脂肪細胞的生長和脂肪儲存也是受不同荷爾蒙的緊密調控。多餘的卡路里攝取會直接被儲存成脂肪也是錯誤的假設。
最後,單純計算卡路里出入量來判斷肥胖成因也是常見的謬誤。正如「一朵花就是一朵花」,但這世上有許多不同的花。一個卡路里的糖和一個卡路里的油對身體產生的升糖指數及升胰島素指數當然也截然不同。因此對脂肪儲存也有不同的影響。
作者為整形外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