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3月25日

吳大琪教授 教育講論

學會思考系列之二:從「歷史」到「大歷史」

歷史科,尤其是本土國家/民族歷史,是每一個國家都強調其重要性的學科。一個國家/地區的小孩,往往是從本國的歷史故事感受到自己的國家/民族/文化價值認同。這些認同是維持國家/民族/文化穩定性的重要力量。在過往數千年裏,國家和民族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單元。

從歷史中我們學到很多重要的處事技巧。所謂「以史為鑑」,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在以往社會轉變緩慢,通訊往來不容易的年代,文化和歷史是一個人學會如何在社會族群中自處生存的重要依據。非本國歷史,也提供了機會讓人們了解不同地方文化習慣,學會跟「異族」打交道的技巧。

歷史在現今「全球化」(Globalised)的世界發展中,意義也在改變。本土/國家歷史和世界歷史對我們生活重要性的比重,正在迅速改變。我們愈來愈要有意識準備成為「世界公民」,在一生中生活工作在不同的地方,接受不同地方的文化。生存在香港般的大城市,要接受愈來愈多不同國家/種族的人在這裏居住、工作。我們愈來愈強調「人類」整體的文化和價值,而非不同種族和國家的差異。我們面對社會發展的挑戰,也愈來愈「全球化」,例如世界氣候的變化,以及機械人和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都不是單一國家面對的議題,而是現今全體人類要一起面對的挑戰。

在這「全球化」的世界大趨勢下,「歷史」作為一個學科也在發展,一個近十多年的重要發展是所謂「大歷史」(Big History)的出現。

因應「全球化」的趨勢,「大歷史」和「歷史」的分別,在於「歷史」注重的是人類或智人(Homo Sapiens)與不同族群文化之間的互動/比併/演變。而「大歷史」注重的是「智人」所為一個整體的發展,他和環境之間的互動,「智人」作為一個物種的未來等等。「大歷史」不以某一國家或族群為核心,它關注的是人類整體的歷史和命運。

人類發展重大議題

「大歷史」關注的歷史課題包括:「智人與其他生物相比,到底在認知能力上有什麼重要基因差異?」、「對人類整體社會來說,農業革命帶來了什麼影響?」、「科學和工業革命對人類整體發展的意義」等等。這些都是跨國界、種族、文化的議題。此外,「『全球化』對人類社會來說,是否一個無法避免的將來?」「普世人類價值到底是否客觀存在,它是如何發展出來的?」這些都是影響着現代人類發展的重大議題,也是「大歷史」希望能幫助回答的課題。

「大歷史」出現的時間只有十多年,它仍然是一個年輕、未成熟的學科。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想像的學科。香港作為全中國最國際化,最先面對世界開放的城市,是否也應該在學習歷史方面走遠一點,學會從全球發展的脈絡來看待歷史呢?

參考資料:

1)David Christian(Big History Project https://school.bighistoryproject.com/bhplive

2)Yuval Noah Harari(Sapiens :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撰文:吳大琪教授_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教授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教研工作者、學生可以分別投稿至「校長開壇」、「教研陣地」、「學生樂園」,每篇文章約為7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2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職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且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