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0月14日

吳大琪教授 教育講論

創造力系列二:步履艱難的創造者

獨創性者經常遇到的困難,就是他們的不尋常行為,不受周圍環境的歡迎。事實上在大量創意思維的研究中發現,創意思維最大的敵人,不是缺乏創意,而是周圍環境對創意者的排斥……

Alice小時候繪畫有一個特點:她畫中沒有陸地,無論人、動物和植物,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不過上幼兒園後,她發覺她的畫和別的小朋友都不一樣,老師也不喜歡,慢慢地,她改變了。陸地出現了在她繪畫的人物、動物和植物腳下。

古怪行為不受歡迎

John不繪畫,他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不過他往往不受歡迎,因為他經常建議改變遊戲規則。John覺得這很有趣,因為當遊戲規則改變後,遊戲就變成「新」的遊戲。不過其他小朋友不喜歡,因為這很麻煩。經常改變的遊戲規則很難跟上,因此都不喜歡和John 玩。

Desmond很喜歡化學,經常幻想製造出具有不同功用的化合物,還在家裏建立了一個小型實驗室。不過他的同學都當他是怪人,因為他在做一些中學生不應該做的事。Desmond現在上了大學,不過依然故我, 特立獨行,被同學視為「怪物」。

創意思維最大敵人

這些都是具獨創性者經常會遇到的困難,他們的不尋常行為,並不受到周圍環境的歡迎。事實上在大量創意思維的研究中發現,創意思維最大的敵人,不是缺乏創意,而是周圍環境對創意的排斥。

創意必須受到周圍的人認同,才能被接受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新」。可以想像,如果不是霍金、米拿和朱克伯格的話,提議用大量經費去研究用微型太空船去探測幾光年距離的半人馬星座,大概會被視為瘋子。

在二十一世紀,創新能力被認為是成功社會最需要培育的能力之一,有大量的資源和研究投放在發展培訓創新能力的課程。在這方面,一個當代教育學者的共識是:要培養優秀的創意人才,我們必須首先培養他們的抗逆能力,能面對困境不放棄,始終如一的勇氣,也要培養他們明白環境的需要,能靈活地改良自己的創意,讓它成為能創造出周圍環境接受的產品的能力。

包容不成熟的創意

相對來說,訓練學生創意思維的成效遠遠比不上訓練學生面對環境排斥創意的抗逆能力,或去改變環境對具創意學生的敵意。

在香港學校的課室環境裏,要鼓勵學生創意,也許首先應該做的是鼓勵學校去建立一個更包容學生不成熟創意的環境,允許學生更自由地思考,然後才談得上訓練學生的創意思維。

撰文:吳大琪教授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