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7月2日

李維儉 教研陣地

通識價值教育(二)

價值觀的對立滲透於爭議性議題裏。課堂教學時常會碰到不同持份者的立場與背後的價值取向。持份者價值衝突也常見於通識考卷中,要求學生找出對立的價值取向,從而理解議題的爭議所在。不過價值教育的展開也不限於從爭議性議題中找出對立價值而已。讓學生思考價值及優次考量亦同樣重要。生命可貴、尊嚴、維護人權、仁愛、誠實等是我們不容置疑的核心價值,但在不同情況與處境下,若這些價值之間出現對立,我們就要作出價值優次的取捨與抉擇。活得有尊嚴是我們絕對肯定的價值,但在安樂死議題裏就可能有不同的考慮。以下就以安樂死議題的教學經驗,與大家分享。

教學流程與設計

校本課程安排六課討論該議題。第一及第二節教師以一些世界著名的安樂死個案來展開。教師提問生命是可貴的?課堂上學生異口同聲肯定其價值。直到帶出台灣著名植物人王曉民個案,課堂氣氛為之沉默下來。王曉民於1963年一場意外中變成植物人,她父母及家人多年傾財傾力照顧,及後父母相繼離世,其狀況仍沒有改進,這事令學生對是否基於生命可貴而堅持救治王曉民一事爭論起來。之後再導入荷蘭及比利時兩國訂立安樂死法例情況,引起了一陣課堂意見熱烈交流。於是老師安排分組討論要求同學找出上述個案支持及反對立場背後的價值觀,老師接着把死亡權(人權的伸延)、生命可貴、宗教生命觀等價值觀對立展示出來放在學生面前,並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可能影響價值取向的情況或因素,例如醫學證據、社會倫理、道德、宗教、資源分配、人權與自由。

第三及第四節把焦點放在本港個案︰斌仔。為增加學生對個案的感受,教師以導讀斌仔的公開信為導入。動之以情後,教師再導入討論資料。該等資料包括香港醫務委員會發布的《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中有關安樂死的定義、2012年立法會有關應否為安樂死立法的討論、醫院管理局對維持末期病人生命治療的指引,目的為讓同學認識有關香港情況,諸如主動及被動安樂死的分別等。之後教師再派發《經濟學人》題為〈死亡權:為何安樂死應合法化?〉文章以拉闊學生視野,了解英、美、德及台灣在安樂死議題上如何表態及背後有關死亡質量指標、生命尊嚴及反對者所擔心的那種「滑坡」效應等的價值觀,為下一堂討論作好準備。

(下周六刊登續篇)

李維儉_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

王錦輝中小學資深通識科主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