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7日

老占 俺俺占占

金融科技的Yes/No

金融科技這條路為何難行,其中主要原因,由於科技業及銀行業最大的差別就是對於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想像。

金融業都想要自己開發產品,然後自己賣,但是科技公司自己不賣產品,都是靠分銷商、代理商、協力廠商內建它的軟件程式獲利。當金融業開始了解何謂生態圈(Eco System)的時候,這個概念早已在科技業界內玩到滾瓜爛熟。

金融科技可做的事實在太多,社交網絡、移動手機、大數據、金融系統每天到產生大量數據就是真真正正的金礦,我用支付寶、微信支付時,會覺得自己處於阿里巴巴、Google或者Facebook的生態圈內,不會覺得自己在銀行的生態圈內,根本未離開過社交媒體,這就是金融業未來最大的挑戰。

銀行業如果要迎頭趕上科技業,需要的不是創新的商業模式,而是創新的企業文化。

新加坡的星展銀行,目前有2萬多名員工,只要員工願意創新,他們可以申請幾個月假期,自己去外面創業,開公司,唯一的條件是他們真的要開發產品、成立公司,一切一切和一間Startup公司一模一樣,如果幾個月後,創意被公司睇中,甚至可以獲得DBS注入天使投資基金,正式踏上打工仔創業之路。

在科技業界,大家都習慣對新的idea說Yes,哪怕是一個瘋狂的概念,碰到困難,就大家一齊諗計解決,做咗先算。但是金融業、銀行業,習慣對新的想法說No,一時又話監管機構不准,一時又話數據保密有漏洞,總之法規多籮籮,風險管理有漏洞、防黑客有漏洞、成本太高、不划算,總之就係唔得。

香港搞了咁多年,連電子支票都算是新事物,真係No啦。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