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3月14日

熊偉民 腦當益壯

微創手術,真是那麼好?

「熊醫生,我的手術可以用微創方法嗎?」這一條我經常被病人問及的問題。其實何為「微創」?好處在哪?是否任何手術都可應用微創方法進行?

無論是「微創手術」或是「傳統手術」,理論上,兩者在手術上的治療目標是相同的;例如要切除某些病變組織,或是要為組織(例如脊骨)裝上金屬零件等。但是兩者所不同的是微創手術只須在病人身上開出比傳統手術細少得多的傷口,在外觀上當然會「好看」得多。但其實當中最重要的是,「微創手術」對在手術進行位置附近的組織影響極微。所以病人在術後的傷口痛楚能大大減少、須留院的時間也能明顯地縮短。

「微創手術」能以快速發展,全有賴於醫學科技上的進步。一般來說,進行「微創手術」均需要特別設計的手術工具才成,而不同專科領域的手術都有各自不同「工具」。以下我嘗試在腦外科的手術例子中對大家作進一步的說明:

1.微創脊骨手術

大多數脊骨手術的目的是為病人切除壓着神經線的「骨刺」。在「傳統手術」中,醫生需要在病人背上切開一條頗長的傷口,然後要將背部肌肉與脊骨分開,方能見到要進行手術的脊椎骨位置。所以術後病人會有相當的痛楚,需要「打針」止痛和臥床休息一段時間才能回復正常活動能力。但「微創脊骨手術」只需要約數公分的傷口,再透過特別的工具,將背部肌肉打開,便足以到達要進行手術的脊骨住置。只要醫生具備足夠的經驗,便能夠迅速且準確地完成手術的預期目標。其治療效果跟「傳統手術」是一樣的!不過病人所感受到的,不單止是得到一樣的治療效果,還有是輕鬆、沒大痛的術後狀況。

以我的個案來說,接受了「微創手術」以切除突出椎間盤來醫治坐骨神經痛的病人,術後立時清醒、數小時後便能進食和坐起、第二天早上便能離床走路、下午出院回家。以往種種什麼做脊骨手術會容易癱瘓、要臥床數月方可走路的歲月,在今天已不復存在了!

2.腦血管動脈瘤(血管介入治療)

在以前,治療腦血管病的唯一方法是開腦手術;腦外科醫生在為病人打開頭骨後,找出血管動脈瘤的位置,然後將一個金屬夾子放進並將其封閉。這是一個相當有效和正確的治療方法,但畢竟是一項大手術,有其一定的風險。在今天,腦外科醫生能以微創的方式,將一條支架或金屬線,透過一條幼幼的導管放進腦動脈瘤內,將其封閉,令病人能避過中風的威脅。

熊偉民腦外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