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李小姐,你面痛的原因是三叉神經痛。你既然痛得這麼嚴重,我建議你還是動手術吧!」我在診所裏向我的病人道。
「熊醫生,我知道你明白我痛得有多厲害,亦對你的醫術有信心,但是……」李小姐為難的說着。
「熊醫生,我現在只有三十多歲,雖然你說風險並不是很高,但始終都是要全身麻醉同開腦喎,我真的接受不了……真是有點對不起。」
微創射頻治療
李小姐是一名三叉神經痛患者,這痛症折騰了她三年多。她起初以為是牙痛,看過了多位牙醫、普通科醫生。嘗試過用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最後照了腦磁力共振掃描,發現有腦血管壓住三叉神經線。原則上,接受全身麻醉作腦科手術可有近九成機會痊癒。可惜李小姐真的過不了她的「心理關口」,接受不了手術的可能性風險。作為她的醫生,我當然明白她的憂慮、亦尊重她的決定──不做手術!
「熊醫生,有無其他可行治療方法?」
「當然有!真實亦有不少情況,病人不適宜動手術的,如病人同時患有其他嚴重內科病等。此時,可考慮用微創方法作射頻治療,或用放射伽馬刀等。」
簡單來說,「射頻治療」是用一支針,經面部皮膚慢慢地刺進在頭骨底部的三叉神經節。在過程中,病人只須作簡單「監察麻醉」便可。而醫生會在X光的輔助下,慢慢而準確地將用作射頻治療的針放進三叉神經中。然後醫生會讓病人稍為清醒過來,在往射頻針內發出少許電流,以確定位置。最後,病人又再被簡單麻醉,狀態有如睡着-般;正常自然呼吸而不覺痛楚。此時,醫生便會開始為病人作射頻治療,所需的時間大約為數分鐘而已。做完治療後,病人便會在幾分鐘後醒過來,此時,面上的痛便應該立時消失了。如果醫生有足夠的訓練和經驗,射頻治療是一個相當安全的治療方案。
當然,世上並沒有完美且「零風險」的方法;射頻治療也不例外。它本身算是一個「治標」的方法而已。在李小姐的個案中,動手術分開腦血管和三叉神經線是一個真正「治本」的方法;而射頻治療只是將三叉神經透過射頻產生熱力將其痛感神經稍作破壞。理論上,痛症可能在數年後復發。另外,病人在接受射頻治療後,面部從前有痛症的位置會有輕微麻痹感,但-般病人都能接受和適應,這小小麻痹總比大大的神經痛好得多!
最後,李小姐接受了我的建議作射頻治療,在經過短短的半小時「小手術」後,她的痛消失了,折磨了她三年的「三叉神經痛」終於「離她而去」,李小姐亦終於可從過正常生活了!
熊偉民腦外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大數據時代的教學新議題 |
上一篇: | 人生中的最苦與最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