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6月20日

鍾聞 河水集

供應鏈穩固 難戒「中國癮」

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許多西方國家都驚覺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內的風險,背後更重要的考量是不想過於依賴一個意識形態截然不同的競爭對手。不過,儘管美國、印度、日本以至歐盟威逼利誘在中國設廠的本國重要企業遷出,但最終在利益考量下,身體最誠實,留華仍會佔大多數。

早前《紐約時報》就以〈世界與北京「脫鈎」不易,全球經濟戒中國之癮恐代價高〉為題,報道了西方國家幾個個案,有澳洲的龍蝦漁船、德國照明設備商、日本豪華馬桶製造商,它們一度尋求中國的市場替代者,或者將生產鏈撤出,但都發覺知易行難。

還有一個例子是「法國製造」的口罩滯銷。原來法國民眾習慣了由中國進口的外科口罩,「集體想像」裏認為比織物口罩更可靠,甚至法國大企業也不支持政府極力推銷的公私合作產品,選擇派單次用口罩給員工。

有專家分析,如果西方國家都學法國般,不計成本將廠房搬到國內自行生產,就要面對三大障礙:一是要冒上相當風險投入公私資源;二是克服根深柢固的市場結構和消費慣性不易;三是即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做到,也無法確保可以達致優於中國的性價比,結果很大機會勞民傷財。

中國政府一向吹噓,由於有強大的政府在背後規劃經濟發展,這一制度性的優勢是脫穎而出成為「世界工廠」的主要原因。但事實是,中國完善的產業鏈是過去數十年來外資主動利用中國綜合成本低廉的優勢,從無序到有序自然形成的。隨着中國的中產崛起,自身也形成一個龐大的內銷市場,近水樓台,很多外資索性在市場所在地生產。換言之,中國完善的產業鏈成功並非政府高瞻遠矚,而是跨國企業的效益計算。

時移世易,許多國家政府考慮問題的標準從「純粹經濟效益」變成「國家安全」。美國最積極與中國脫鈎,也大力敦促盟國一致行動,其中以日本和印度態度最積極。日本已撥款22億美元幫助企業將生產轉移出中國,若在日本國內建設生產據點,就對設備引進費用最多補助四分之三。此外,預算中還支援把海外生產據點遷至其他國家的多元化項目。彭博報道指出,印度政府近期已接洽上千間美企,當中包括醫療設備製造商Abbott Laboratories,以提供土地、減少稅務等誘因,吸引他們遷出中國到印度設廠。此外,包括澳洲和德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採取行動,阻止中國等國收購因疫情封鎖而陷入困境的企業。

企業是否回流國內,還是要撤到印度、越南等新興國家,短期的補貼只是一個誘因,還要看這些地方的綜合成本。

以印度、越南為例,兩國的交通基建遠遠及不上中國,人力質素暫時也有差距,要它們霎時間全部撤出中國,並不符合經濟效益,當然如果不惜一切代價,以行政命令強迫撤離中國,那又自當別論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