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日
自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相繼推出更加具體和細化的規劃、政策與措施,聚焦重點地域和重點領域,加快推進三地融合發展。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成為灣區跨境合作的先行者,金融改革、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和人才流動等領域成為跨境合作的試驗田。
一、大灣區政策體系日趨完整,將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首選平台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重點關注7個發展範疇: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此後,相關方面不斷推出具體的政策措施,把規劃綱要落到實處。
首先,從行業角度看,近年來相繼推出中央層面政策和省、市層面政策,聚焦具體合作領域,突出金融改革、創新科技、營商環境和人才政策。推動跨境金融、跨境生活、跨境產業等發展。
南沙前海橫琴自貿區形成聯動
其次,從區域層面看,先後推出《前海方案》和《橫琴方案》,2022年《南沙方案》,將南沙、前海、橫琴3地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國家級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服務港澳、創新發展都有示範作用。形成區域聯動、融合發展新格局的大灣區政策體系,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細則,把大灣區藍圖細化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落實。
香港業界應深入研究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對接國家部委、大灣區地方政府、中央駐港機構等單位,積極建言獻策,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落地實施,真正把大灣區發展成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首選平台。
二、把握大灣區金融政策要點,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近年陸續公布的《南沙方案》、《前海方案》和《橫琴方案》,在金融改革方面聚焦以下幾個重點方面:
1、跨境保險。《南沙方案》關注支持南沙在跨境機動車保險、跨境商業醫療保險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粵港澳3地保險市場融合發展。
2、跨境金融風險防控。《南沙方案》強調支持推進外滙管理改革,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提升風險監測、預警、處置能力。《前海方案》關注依託技術監測、預警、處置等手段,提升前海合作區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能力。《橫琴方案》關注創新跨境金融管理。按照國家統籌規劃、服務實體、風險可控、分步推進原則,在合作區內探索跨境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推進資本專案可兌換。
3、「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具體包括:(1)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投資者依法申請設立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積極支援南沙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設立。支持南沙在跨境機動車保險、跨境商業醫療保險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粵港澳3地保險市場融合發展。支援開展移動支付創新應用。加快研究在南沙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2)支持推進外滙管理改革。探索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境外投資等政策試點,支援粵港澳3地機構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提升風險監測、預警、處置能力。
4、《前海方案》聚焦「金融業對外開放。具體包括:(1)提升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視窗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功能。支援將國家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在前海合作區落地實施,在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民幣跨境使用、外滙管理便利化等領域先行先試。開展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試點,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安全、高效的銀行賬戶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證券投資等業務。支援國際保險機構在前海合作區發展,為中資企業海外經營活動提供服務。
統一綠色金融標準 便利跨境清算
(2)深化粵港澳綠色金融合作和提高監管科技研究與應用。探索建立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為內地企業利用港澳市場進行綠色專案融資提供服務。探索跨境貿易金融和國際支付清算新機制。支持前海推進監管科技研究和應用,探索開展相關試點項目。支援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依法合規開展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依託技術監測、預警、處置等手段,提升前海合作區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能力。
5、《橫琴方案》聚焦「特色金融領域」。具體包括(1)「發展現代金融產業」,發揮澳門對接葡語國家的視窗作用,支援合作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2)聚焦「創新跨境金融管理」。按照國家統籌規劃、服務實體、風險可控、分步推進原則,在合作區內探索跨境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三、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提升香港金融業競爭力
香港金融業應積極大灣區發展機遇,圍繞大灣區金融政策要點,推動灣區資金互聯互通,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產業,深化跨境金融服務,推動灣區科技創新合作,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1、加強集團境內外機構協同合作,推動客戶、產品等互相轉介,深挖客戶需求,構建全方位綜合化服務方案。
2、拓展大型跨國企業客戶,發揮自身優勢,加深對於大灣區政策的理解與解讀,與客戶共同深入挖掘跨境資金池等方面的政策紅利,構建有效業務抓手,並爭取滙兌、發債、託管、資產管理等多元化業務機會。
3、參與香港監管機構推動的金融基建項目,實現批量獲客,持續優化科創企業的數字化服務能力。
4、建立3地科技園、產業圈等潛在客戶名單,了解客戶發展狀況、配合客戶實際發展,服務客戶全生命周期的全部需求。
總之,香港金融業應圍繞大灣區的跨境業務需求,提升金融業的競爭力。
作者為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
上一篇: | 中信特鋼行業龍頭 有望重歸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