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30日

李臻 經管錦言

港推動ESG具天時地利人和

筆者本科在香港大學修讀環境科學,不過畢業後的興趣是傳媒,結果在幾間電視台一做就做了二十多年,始終沒有和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扯上太大關係。直至最近調任到集團的公共事務部,終於可以做多些有關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的工作。早前亦有幸代表公司,領取由香港恒生大學頒發的「君子企業大獎」這項榮譽。近日向很多前輩及專家請教,也參與過一些工作坊及論壇。很多業界人士都表示現時香港推廣ESG已集天時地利人和,一個更健全的生態圈亦正形成。商界和政府大可進一步多做工夫,為我們的地球環境多出一分力,也為整體的社會身心健康注入多些正能量。

特區政府支持可持續發展,去年10月已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已定出更進取的策略。而發展綠色金融亦符合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目標,要於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及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香港在這個過程中亦可努力鞏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樞紐的地位,推動香港經濟朝低碳轉型的目標進發。立法會議員黃元山也表示,引導配對綠色資本,就是香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

企業以低息借到綠色貸款

由於有國家及特區政府的推動,香港的綠色金融近年也發展得不錯。經過嚴謹的審查認證後,企業可以以較低的利息,借到綠色貸款,每年有望節省數以百萬計,甚至是數以億計的利息支出,絕對是十分吸引的誘因去推動可持續發展。有朋友說,以其士集團為乙明邨松悅樓的組裝合成(MiC)項目申請的綠色貸款為例,雖然當中要多做一些認證工作,也涉及一些顧問費和額外成本,但計劃比起一般借貸利率便宜,而且符合集團在建造業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目標。具體節省多少利息朋友沒有透露,但也可以參考年初希慎和華懋集團簽訂的一筆高達129.5億、屬近年大額的貸款,當時年利率只是銀行同業拆息加0.75厘。這就大概可以想像到大額貸款節省的利息分分鐘是數以億元計。

推動綠色金融,這幾年衍生了很多涉及ESG專業的職位,怪不得最近這麼多朋友都要去考一些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證書。一般而言,企業要申請綠色貸款,先要揀選綠色項目,和初步查看是否符合綠色建築或能源效率的標準,以及有否用到可再生能源等,再去和銀行商討適用的貸款類型和合約條款。最終要獲批出綠色貸款,就必須要向認證機構,例如建造業議會、香港品質保證局,或有提供ESG服務的合資格會計師樓提出申請。通過認證才有望獲批貸款。而且之後也要接受審查,確保綠色標準的實踐進度。

可持續發展報告漸受重視

綠色貸款及綠色債券在香港的進一步普及,當然也多得金融管理局及銀行界的推動,金管局轄下亦有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向業界提供支援。事實上不單銀行要「交綠色功課」,很多公司近年都要為自己的ESG成績向他們的持份者交功課,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也愈來愈受到各方的重視。而一些重視商譽的企業,不單自身的ESG要做得夠好,也對供應商,甚至業主的ESG表現有更高要求。假如業主的管理不善或不夠環保,某些企業甚至可能會轉到更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寫字樓辦公。這樣也是一種動力和壓力,去推動供應商及甲級寫字樓的管理公司做出更高的ESG表現。

至於主流媒體,除了自身要盡力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進發外,亦可以發揮媒體的影響力,多宣揚香港企業的ESG好故事,讓更多人有更環保的生活習慣,推動整個社會的綠色意識。

正如近日一名被訪者對我說,他們不單要公司做好可持續發展和努力爭取更多的認證,最重要是他們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時,能感染到所服務的客人和用戶,都慢慢潛移默化地以更加綠色的習慣去過日常生活。如香港能形成一個更成熟的綠色金融生態圈,和有更綠色的社會氛圍,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也就可望達到。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