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4日
隨着經濟的正面驚喜表現逐步減弱,經濟及企業盈利增長很大機會在今季到達高峰,惟未必代表股市可以一帆風順,因為保證金債務及CEO信心水平等情緒指標顯示一定程度的逆向市場風險。
快將邁向下半年,我們思考市場將會長期欣欣向榮,還是熾熱氣氛漸趨平穩,抑或是由盛轉衰。筆者目前傾向認為熾熱氣氛會平穩下來。繼早前個別數據出現異常強勁後,最新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包括遜於預期的個人入息數據、新屋及待售房屋銷售數字、耐用品、消費者信心、財政刺激措施效應減弱等。
通脹至少在短期內面臨巨大上行壓力,包括企業原材料成本上漲。因此,消費物價指數(CPI)與生產物價指數(PPI)的差距幅度達到歷史高位,事實上,現時的差距是1974年以來最大負值。回顧歷史,當兩者差距處於負值,股市回報較差;隨着差距收窄並回復至正值水平,股市表現則較佳。
雖然盈利的按年增幅可能在第二季度見頂,但在今年餘下時間,盈利有望維持強勁。筆者預期股市升幅將繼續跑輸盈利增長,屆時標普指數的倍數將進一步回落。儘管如此,如果通脹持續加快,多個估值較高板塊或會面臨宏觀下行壓力。
筆者經常把估值與投資者情緒掛鈎。估值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緒指標,有時(如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或者甚至是現在)投資者願意為某些股票支付遠高於估值多倍的價格,但有時(如2009年初)投資者卻不願意買入價格跌至歷史低位的股票。
關注兩大指標走勢
筆者希望透過與目前市場環境尤其相關的兩大指標,即保證金債務及CEO信心水平,集中分析市場情緒因素。
現時,整體保證金債務接近一萬億美元,以歷史紀錄來看,15個月變化率相當高。筆者會密切注視保證金債務水平,尤其是今年可能出現轉捩點。就目前而言,保證金債務並非逆向指標,但情況逆轉將會構成市場風險。
筆者關注的另一個情緒指標是CEO信心水平。按照美國經濟諮商會(The Conference Board)統計,該水平創下歷來新高。從歷史角度看,該水平是一項逆向指標,因為這或預示市場環境「無以為繼」。
今年的股市特點是領先板塊經歷多次變動。傳統價值股(如自由現金流收益率高者)及負盈利股(增長飆升時其「槓桿」最大)的表現,明顯跑贏長期增長股板塊。
採混合策略分散投資
展望2021下半年,我們認為投資者應關注某些市場風險因素,例如經濟/盈利增長率見頂、通脹趨升、聯儲局政策及某些市場亢奮情緒。至於聯儲局的政策,聯儲局一直嘗試「刺激」通脹,以抵消通脹長時間「沉寂」的負面影響。聯儲局積極帶動通脹升溫,形成這段歷史上相對獨特的時期。從形式上看,聯儲局將其兩大任務(通脹及就業)的反應作用,從「展望」為本轉為「結果」為本。從本質上看,聯儲局已不再望向前方的擋風玻璃,而是聚焦於倒後鏡。即使這仍可能到達目的地,但市場或會認為聯儲局的決策可能有落後於通脹曲線的風險。
我們建議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採用「混合」策略,即選擇可持續增長但估值合理的股票,並着重資產負債表狀況等質素層面。至於在資產配置方面,現時要貫徹分散投資策略,無論是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還是同一資產類別內都應分散投資,並定期調整投資組合。
作者為嘉信理財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投資策略師。她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市場的見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創新科技提升慢性病患者醫療服務 |
上一篇: | ESG投資大氣候銳不可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