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0日
回想去年這個時候,是多麼的相似,卻又是多麼的不同。
去年疫情高峰期之時,和一名自立門戶搞生意的朋友談起「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也順道學習別人處理突如其來轉變的態度和應對。朋友是一個樂觀積極和十分勤奮的人,在疫情下雖然生意受衝擊,但亦處之泰然,還去修讀變革管理的碩士課程,真正做到面對改變、擁抱改變、理論與實戰並重。
變革有時是為了完善自己或者改進業務,是出於為進步而求變的心,有時卻是為世所迫。最怕的是突如其來的轉變,打亂原先的部署和計劃,令人一時間不知所措。雖說變幻原是永恒,但如果沒有心理上或實際上的準備,也必定徬徨無助。除了任總的兩招絕招「居安思危」和「急事慢行」外,不怕改變、勇於迎接改變的心態也是必須。朋友有勇氣去創業,自然很明白如果怕失敗和怕改變就不會成功的道理。雖然疫情帶來不少壓力,但她還說笑,「The show must go on」在疫情下更加要進一步變成「The show must go『online』」。和很多公司一樣,不得不於短時間內把一大部分的業務移師到網上。
沒有正式讀過Change Management,但相信面對突然的轉變又好、逆境又好,和家人或業務上的拍檔目標一致,以及有良好溝通很重要。一扇門關上,總有別的通道會打開,但大家起碼也要有同一目標,一同轉去同一個新方向,找新的出路。所以最好能打開天窗說亮話,正視問題根源,共同找尋解決辦法。朋友說她和同事溝通時透明度很重要,她雖然是老闆與舵手,但很多新的想法與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是由下屬提出,經大家討論後才敲定。沒有坦誠的溝通,或不願接受別人意見有時很易迷失。就算知道要改變,也不知應該往哪裏改,漫無目的也很累人。
在變革的過程中,正面的心態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遇上逆境,很多時人們都希望情況可以一瞬間扭轉,很快會否極泰來。但現實上大部分時候形勢都不會貿貿然就好轉。每天以同一方法做同一件事而期望有不同的結果也是不切實際,周邊的客觀環境更不是一己之力就能改變。所以當改變不到環境時,就唯有先改變自己,去接受、去適應。
變革時保持正面心態
改變時怕跌倒,也會害怕別人的目光。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先鋒吳爾芙(Virginia Woolf)說過:「他人的眼睛是我們的監獄,他人的思想是我們的牢籠。」然而要克服別人的想法這個牢籠卻並不容易。有學佛的智者教誨小弟,要努力學習八風吹不動的智慧。八風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簡單來說,利就是成功的事業,衰就是失敗的結果;毁是別人在說自己的壞話,譽就是因別人褒獎時沾沾自喜;稱是別人的稱讚,譏是別人的侮辱與諷刺;苦是痛苦和其帶來的煩惱,而樂就自然是順境時的快樂。受八風所擺,每時每刻的心情自然像坐過山車,影響自己,也影響身邊人。
智者說要做到心不隨風所動。正如很多方面的高手都不會因一時的成功或失敗而驕傲或自亂陣腳。智者說要做到這個境界,除了要居安思危,平日亦要待人寬容、溫和。縱然別人尖酸刻薄,也不要想着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亦不會因此而被擊倒、打敗,或心懷怨恨。反而要盡自己的努力,等待機會及迎來轉變。面對轉變是一種修煉,愈能接近八風吹不動的境界,就愈容易面對改變。成功與否都好,起碼不會因變化而太過影響心境與情緒,和影響自己的步伐及團隊的部署。
這一年多對很多人來說都不容易。正面一點去想,有時縱使滿身傷痕,捱過了後也是一課寶貴的經驗。Change Management可以是一個碩士課程和一門高深的學問,但實戰時的成功與否,除了是領導和團隊的能力及環境因素外,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及正面的心態,可能也是當中的關鍵。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 美元反覆走低 金價恐觸頂回調 |
上一篇: | 未來喪禮:死都要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