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7日
自今年初新冠疫情出現並逐步在全球大範圍傳播以來,各國研究人員在識別、治療和限制該病毒傳播方面的努力,為基因組學籌集了空前的資源。基因組學使人們能夠快速採取行動,以了解引起疾病的機制,為後續的治療及研發疫苗爭取時間。
中國在首次公開宣布發生疫情後僅12天,就發布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速度可謂相當之快。相比2003年對沙士(SARS)病毒的測序花費了約6個月時間。
疫苗臨床試驗過程通常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研究疫苗的安全性;第二階段評估免疫原性,並探索有限數量個體的免疫過程;第三階段則着重於在更大的人口樣本中,檢測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在整個臨床試驗過程中確認疫苗是安全有效,則測試被認為是成功的,之後疫苗便會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
新冠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在病毒能夠複製並傳染之前,啟動免疫系統以抵禦病毒的入侵。截至6月8日,全球有161種疫苗在開發中,其中10種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基因組學帶來醫療突破
目前海外市場上的疫苗研發工作以mRNA疫苗最為盛行,因為這種疫苗從研發到動物實驗這一流程所需的時間,比傳統滅活疫苗顯著縮短。
新華社報道稱,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企業共同研發形成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ARCoV),於6月19日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准。這是中國國內首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新冠mRNA疫苗。
mRNA疫苗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疫苗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過特定的遞送系統,把表達抗原靶標的mRNA導入體內,在體內製造出蛋白並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學反應,從而使機體獲得免疫保護。
基因組學是對生物完整的遺傳訊息或基因組的研究,是生物學的前沿領域,具有重要的醫學應用價值。基因組測序和計算基因組學等基因組科學,使我們能夠深入了解基因組的功能,而基因療法和基因編輯則試圖將這些訊息用於醫學或其他目的。
儘管關於人類基因組以及如何利用我們的知識還有很多要學習,但研究人員和藥物開發人員已經取得了進展。一些基因療法已經獲得批准用於治療各種慢性疾病。
基因組學為醫療保健帶來了突破性的技術,開創了個人需求可以更好得到滿足、醫療資源也可以得到優化的精準醫學時代。致力於突破性發展行業長線機會的投資者,可以留意生物技術板塊的發展。
作者為未來資產環球投資Global X ETF產品專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探索ETF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