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
近年來,中國年輕人掀起了一股熱中於國內品牌的「國潮」風,成就一批新成長的本土品牌,並給已有幾十年歷史的老牌國貨注入新活力。我們認為「國潮」風對於國內消費品牌有提升作用,以國內消費類品牌為投資目標的主題式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將受惠。
擁躉以年輕人為主
「國潮」這一趨勢在體育品牌「李寧」首次登上2018紐約時裝周大獲成功後變得尤為突出。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悟道」系列、代表中國國旗色的紅黃拼接款運動套裝,以及胸前「中國李寧」4個大字,充分展示一種植根於中國崛起的文化自信。
隨着李寧服飾一炮走紅,這一風尚迅速蔓延至包括手機(小米、華為)、家電(美的、格力)、服裝(波司登、鄂爾多斯)、食品(大白兔奶糖)和化妝品(珀萊雅、上海家化)在內的各個領域。
「國潮」的擁躉以年輕人為主,他們成長在中國迅速崛起並創造了經濟奇蹟的時代,對於國民身份和傳統文化具有強烈而發自內心的自信。跟他們的父母輩不同,新一代年輕人不認為國產品牌在品質或外觀上遜於國外品牌。國外品牌曾經因為稀缺性和質量上乘而受到很多國民青睞,但這種光環效應正在消退。
這一趨勢發生的大背景是中國致力把投資和出口導向的經濟,轉為以消費拉動為主。隨着中國經濟實力日益增強,民眾的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這也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急升逾50倍,與此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長了超過20倍。
此外,近年來中美兩國之間政治和貿易衝突日益升級,也使更多人轉為購買本土品牌。尼爾森去年第二季的調查顯示,受民族情緒推動,68%中國消費者傾向購買國內品牌。
從商品供應角度看,在經過多次升級和更新換代後,「國潮」品牌無論在審美、創新,還是技術方面都有了品質的飛躍。這些品牌能更好地了解國內消費者的需求,根據他們的要求設計產品,並極大地縮短生產周期。
技術質素全面提升
根據百度和人民網研究院聯合發布的調查,在各種品牌的搜索中,中國品牌2019年的佔比躍升至70%,遠高於2009年的38%。和中國品牌有關的關鍵詞也從「代工生產」、「粗糙」等轉變為「自主研發」和「核心技術」。
我們認為,只要國內品牌能夠繼續適應消費者快速變化的需求,並相應調整產品,加強產品的審美、技術和文化等元素,配合以消費者喜愛的途徑進行推廣,那麼這一波「國潮」很有可能延續下去。這種持續的熱度和趨勢,也給投資國內消費品牌的主題式ETF帶來投資機會。
作者為未來資產環球投資Global X ETF產品專員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