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3日
以前做財經台主持時,上過一些課堂,跟一些高手學習過技術分析。曾經有老師說過,無論什麼市場,股市又好,金市又好,又或滙市等等,都和人生經歷相似,也是一個又一個高低起伏的波浪。有時一浪高於一浪,有時一浪低於一浪,有升亦必定有跌。最重要的是能順勢而行,掌握箇中變化,持盈保泰,預示未來,趨吉避凶。
香港過去一年經歷社會事件及新冠疫情後,多方面都跌至谷底,不少人收入大減,很多行業掙扎求存。拚盡力氣捱到現在,已開始見到曙光。如果真的有望到了谷底反彈的時刻,往後日子應該會迎來上升的軌跡。這時應該好好部署,把握反彈的時機。
居安時應該思危,但在危中亦應該尋機。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就要冷靜準備,等待否極泰來的機會。
最近兩三個月,無論是小弟主持和製作的《八時恭候》節目嘉賓,或是和朋友之間傾談,不少人都異口同聲地表示,這陣子雖然生意淡薄,門庭冷清,但正面地想,也不失為一個靜下來反思的好時機。正常日子總是太忙碌,很多日常工作已經應接不暇,根本沒有時間反思自身缺點與盲點,更不要說思考未來方向及策略。
須適應科技新常態
如果以技術分析來看人與事的起伏,在經歷下降軌時,我們當然要保持克己,穩守着有形與無形的資產與原則;但當上升軌到來時,就要放手和放膽去進攻,爭取更多資源與空間。
《八時恭候》的訪問中,很多創業家和不同行業的專家與企業領袖都不約而同地指出,疫情大大加快了不同行業擁抱科技的速度。最明顯的是在家工作、在家學習,令視像通話和不同網上軟件大行其道。很多人當初不懂使用或者根本不想使用,也被迫要學習應用和經常使用,多用數次就變成了常態。疫情過後,網上學習和在家工作肯定成為新常態,很多公司會反思是否真的需要頻繁海外公幹;網上學習的推進亦行前了好幾年。如此種種都顯示,很多行業的作業常態已一去不復返。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再加上疫情,令到適應新科技應用變得刻不容緩,很多以往要拖一年半載的新設備落實與採購,這段時間都要立刻引入甚至搶購。好像消毒和量體溫的機械人,這些要數以十萬甚至百萬元計的設備,前陣子亦供不應求。如果不特事特辦,在要和別人鬥快搶購的時候,很多設備和抗疫物資都沒有可能及時買到。只有管理層緊急靈活地應變,才能把危機的影響減至最低。
環境遽變 轉身要快
不少被訪商業領袖亦透露,很多產品、服務,甚至管理方法,周期都愈來愈短。以前一件貨品可以在市場生存四五年,現時不到兩三年就已經過氣。眾多服務的作業形式及客戶要求亦不斷出現「2.0」、「3.0」等新版本。
管理方法亦然,單是5G、AI等新事物的出現,已經對很多行業的人力資源及日常運作模式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如果不順應科技與各行各業的生態變化而調整人力和各方面資源調配,很可能會落後於形勢,也會浪費不少時間及資源,削弱競爭力。近年大家見證了不少曾經叱吒一時的企業,都是因為轉身太慢,太過墨守成規而經營困難,甚至申請破產保護。
有受訪嘉賓甚至說,今時今日已經不單應變要快那麼簡單,當管理層的,必定要有很強的前瞻性,不停思考行業生態未來的變化,預示即將出現的新常態,才能在順境或「疫」境中都維持競爭力。以新冠肺炎為例,在疫情未殺到本港時,就要盡快開始部署應對,否則連口罩都來不及買。而當疫情見到曙光時,就要想想怎去適應新的經營環境,比別人更快把握機會。我們在競爭激烈和變化愈來愈急速的社會中,只能夠盡快適應,在新常態中找機會。
「疫」境必定要自強才能生存。阿里創辦人馬雲說過,風口來了豬都會飛,但風過去,摔死的一定是那些豬。如果不想在風過後被摔死,就必定要在還有風時找到飛下去的辦法,或早點安全地着陸。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中美關係緊張 商品貨幣腳軟 |
上一篇: | VR治弱視 帶孩子走向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