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9日

馮培漳 計論短長

【30天免費閱讀】疫疾當前看Filing

疫疾當前,剛巧2019/2020報稅年度的限期又悄然而至。

幸好經營生意者不管是12月底或3月底結賬,總有自年結日起計7個月的呈報寬限期。除非會計師或稅務代表因事與經營者鬧翻了,或經營者轉找了另一個行家做,否則依着去年為之報過稅的記錄,稅局也會照寬限你幾個月的。
但是僱主負責向稅局報送的薪酬報表(簡稱56A及56B)卻需在一個月內呈報,換言之,4月1日發出的報表,5月1日或之前,便要做好上報,除非另作申請。行內人從旁觀察,不少企業因不能報好而受罰者,多是此類為多。

業界盼寬限期再延長

近月來,不管是香港會計師公會還是華人會計師會,都頻頻要求會員團結一致,簽名向局方施加壓力,務求為了在限期將屆時再延長期限。

今年的情況是比較特別的。請人請不到,最低工資吵來吵去,估計仍是加一點才得收場。小本經營一家幾口同出力組合者為多。市面行埋均是互相交換何時結業何時散band之語。

本來一班老而不,準備了要去坐遊船,乘桴而遊的,又因疫情可怖,人人卻步。幾十歲人了,又何堪臨老去坐班房?航空、旅遊業短期內難有景氣,此點似可預卜。

佛誕那天是星期四。勞動節是5月1日,2日是星期六,相信正常上班者已少,3日是星期天。如稅務局是按章工作的話,4日起恢復工作時,恐怕有不少上呈文件都已經過了期。

筆者想看看長假完結後,納稅人如何filing。幾天的假期,加上疫疾之苦,稅局會否應用grace period之慣常做法,讓納稅人多幾天走盞?估計最近距離的觀察,莫過於到稅務大樓看一眼。辦事人員如是公事公辦,未恤人情者,或會借助筆者的《稅務局IRD Users’ Committee》的身份評說一番。

上午10時到達灣仔稅務大樓。只見樓內2樓入門處有長龍兩條。一個保安員頗勞氣地招呼行人排成兩隊,一隊是filing一至五份文件者;另一隊則是超於五份及以上者。

那時聚集的人群應有200人左右。秩序井然。平常見到的凡官皆被罵的場景未見。無人感到有「限聚令」的必要,場內也不見有警察維持秩序。許是稅局主宰着納稅人的生殺大權,場內或會有便衣人員觀察着其behaviour,故規規矩矩地排隊?

原來大堂內再有分流。櫥窗一號負責一至五份文件者的處理。大多數是文件filing。一份呈報交給稅君,再請其人在送件部上簽收。超於五份及以上者是另一條龍。為他們提供服務者有幾個窗口。故流量也很迅速。

筆者要辦的事,半個小時已辦好,效率甚佳。故意留下來,看看可有將來提出改善的地方。其實事情至此仍未算數。納稅人最希望見到的是稅局能用事實證明,稅局的其中一個徵稅原則是「應收則收;不應收則不收」。

舉一個簡單的譬喻,某納稅人在某年度內有薪俸收入,也有租金收入和董事袍金收入。他可按薪俸稅及物業稅計應納稅所得。也可用個人入息課稅處理。

收「附加費」夠精明

一般納稅人未必一定曉得個中精明,在選擇何種報稅方式最慳錢時,可能會遅而不決。稅局不知由什麼時候開始,引用了上稱原則,在稅單背後的賦稅計算表中為納稅人算出何種方式最有利。並建議納稅人作出選擇。

當然稅局也不是省油的燈。如果納稅人過期不付稅款,稅局會在期限內徵收5%的附加費。如在新的期限內也不交款,稅局會在欠款額加10%的附加費。這個名目叫「附加費」,不是利息。利息的計算會和利率起跌及計息的有關期限有聯系。附加費則是加徵多少就是多少,也無人情講。

來年,即2020/2021報稅年度,財政當局通過減稅和補貼,儲備流失不少。如何作出填補?加稅不能加,大概有機會就攆攆納稅人,多收點附加費也未可料。反正是犯錯之人才會被徵費,你正正經經也依章納稅便無費可徵了。主動權是納稅人自己掌握的。怪不得人。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