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4日
貧富不均日益惡化,很多過往的打工仔,無論名校畢業與否,都加入創業行列,就算是中小企的二代完全接班後,也會投資一些新經濟,企圖由新業務單位取得財富暴漲,希望能逐步取代祖上的業務。儘管官營的商務推廣機構,無論數碼港、科學園或貿發局等,不斷舉辦一些什麼初創企業講座式分享活動,對新企而言,只能提供小補,不可能有大補!理由很簡單,無論主持是多偉大的高手,做了多少準備,能提供的只是一個通識啟蒙,不可能就每一間小企的特性來個逐一點破,一般小企自覺財政拮据,荷包乾硬化,不認為需要或不敢去找諮詢公司,這種思維可能令小企自己,損失了一隻獨角獸。
華爾街boutique藏龍伏虎
先說一個舉世知名的老外個案,話說某美國小企,創辦人是個宅男,一眾宅男天生與異性溝通困難,這一位有救世熱情的宅男希望能發展出一種網上溝通工具,讓宅男們可以打破與異性交往的障礙,在發明了這工具後,由於對華爾街中人太遙遠太難明,只有不斷地在捱騾仔,集不了資。華爾街除了大小摩等金融巨人之外,亦有一些boutique(專門店),這些boutique不是長沙灣深水埗大媽時裝店,隨時藏龍伏虎,裏面有名人之後、名校畢業生,更有不少中國官商二代,其中一家內有不少中國合夥人的boutique,以諮詢公司身份接下這宅男的案子,將他的公司演示轉化成華爾街式模示,讓大摩的相關部門中人認識這宅男,明白這公司在做什麼,大摩消化之後,就着手替他上市集資,這個宅男創辦人名叫朱克伯格,他的公司就是Facebook。
相對美國,中港的小企一般會怎樣應對呢?他們會自作聰明地直接尋找投資入股,他們一般認為相對付出諮詢費用,不如直接收股東的投資金,是一來一回兩倍收益,未付費就先收到股東的投資,不是雙倍聰明嗎?事實上是雙倍的笨!隨時身中兩毒。
先分享以下實案:有朋友介紹一家食材小企,企主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希望將這舊企科學化和現代化,並進一步新經濟化,剛巧碰到一個投資方,聲言希望入股,並引導這小企邁向區塊鏈化,其實中間已藏兩種毒,首毒是引導小企主以不合理的低賤價格賣出股份,更加可能要賣出不合理的高比例,小企隨時淪為金主的附庸企業,變相為金主打工,但這並不是最慘。
小企未與投資方進一步商討前,帶了數萬元現金預先付款,要求敝所替他們諮詢,沒有那種扮查詢然後偷料的惡習,亦幸好他願意接受大承的預付諮詢,演示了不夠十分鐘,筆者就馬上知道是行錯路叉錯步︰讀中學的時候,分開物理、生物和化學三科,如果要將食材科技化,甚至新經濟化,該使用的手段不是生物就是化學,絕少機會用上物理手段,夾硬要用物理手段,效果亦未必如生物或化學手段這般有效,加上公司規模小,能調動的人才不多,開始時只能專心發展單一方向,因為還有原本的業務要照顧,要靠原本業務提供現金流,所以筆者馬上反建議,將金錢和精力專注放在食材的生化科技開發。而先前的混混投資公司提議的區塊鏈,太明顯就是物理科技,而一般低級投資人提議區塊鏈,大多數是因為就手,進入物理科技而放棄生化科技,隨時是雙重損失,這種毒害隨時比賤價賣股份的損失來得更嚴重,可以是獨角獸級的損失。
混混投資者毒害小企
那為什麼混混投資者不懂引導小企,走向生化投資?因為一般這些混混投資公司的坐館只懂得跟紅頂白,潮流興什麼就做什麼,完全不主動理解這些小公司個別情況,嚴格來說,這家小混混坐館的表現未及中三程度;再進一步分析,就算同一企業,有兩個可行的新經濟方向,有智慧的投資者亦不會因為自己熟悉物理科技,就推這企業去進行區塊鏈化,這是cheap蠢,意念上的生產型導向Production Oriented。
反而推這小企向生化邁進,後面更有另一種高明,因為生化領域競爭比較少,進入障礙多,能跑出來的公司,自然估值以至作價都比較高,真正有深度的諮商公司坐館可以在一兩個小時內拆通你的商業模式,更會告訴你下一步怎樣走,若他願意帶你去見投資者時,這些投資者多數是他事務所內的大客戶,已經善用過這諮詢事務所的大企業,一般文化較高,對市場有較高層次的透徹理解,對人性有進一步的了解,而且在投資上的持久力夠充足,小企有賴這些環境,才有機會茁壯成長,邁向獨角獸。
(同系視頻廣播,逢星期三下午天宏財經台播出,請訪https://youtu.be/o2TCpyOH2HY)
作者為MASTERMIND大承諮詢主席、教授
WeChat ID:davidkho
Facebook:Scaling Academy壯大講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以用家角度分析5G應用 |
上一篇: | 一個本地醫生海外治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