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8日
創意是最受傳媒歡迎的題材之一,近20年各地不斷有這類文章,更進化到有專門的教育機構,為不同年齡層的受眾提供創意輔導。一般母親聽到「創意」二字便會頭腦發熱把子女送過去。筆者對這些課程及機構的評價是:與激勵課程相比,沒這麼白癡、沒這麼邪教,但啥都沒有;似是入戲院吃的爆谷,像一塊無味的大菜糕,總之就是乾甜而無益。
此話怎講?老一輩提到創意,一定提到已過世的黃霑。但黃霑怎樣教授創意呢?他竟是拿老外的「六頂帽子」出來,一板一眼地教創意,大師在教學時可以一點創意都沒有!
筆者算是認識他,認為他對自己自信心不夠,如果他把真實生活中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擠壓出創意的個人經驗,並把他填詞方面的創意有系統地歸納,找出一套法則,經過反覆辯證,提升至學術層次,當能變成人類的新知識,對大家的裨益更大。
市面上的所謂創意教育機構並非針對高層次的創意,實際上連中級創意都談不上,一般只能提供一些自我檢測及提升的系統,防範所謂創意過程中的低級錯誤。現時最需要上這些課程的,當然是香港的高官,可惜華人在創意及進一步在創意教育上,仍然是闕如空白。
處理能力曲線與摩爾定律
本欄提出過很多簡單而有效提升創意的方法,暗手收藏在狼王與門生對話的章節,例如(1)透過散步開右腦,(2)在家中邊播音樂,邊看A片,(3)躺着比坐着容易有創意。這些都是實戰得出的結論,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但要提升創意,又可以怎樣?其中一個不二法門,是要經常「打爆」自己:很多人天真地以為醫生是鐵板一塊,猶如鏡頭一個,拍攝到紅色,就在屏幕反映出紅色,見到癌病就說癌病,碰到炎症就說炎症。
可惜,稍有段數的醫生就一定懂得二次思維,即叫你不要相信自己第一個想法,重新再想過,然後是叫你不要相信自己的第二個想法、第三個想法、第四個想法⋯⋯如此類推。
超級高手為何能出口成「橋」,出口成「策」,甚至去到最高境界的出口成「韜略」,其實是他可以在短短數秒之間,自己打爆自己成千上萬次。有人會問怎麼可能做到?既然大家聽過摩爾定律,晶片處理能力按年遞增一倍,可以推演自己成為一個專注者,在同一個範疇內,處理同一類問題,自可以將之爆力倍增。例如某律師處理反送中被捕個案,第一次可能要用上100個小時,第二次只需30小時,第三個個案出現在眼前時,數分鐘內就知道怎樣抗辯。醫生亦有同類型的診斷效益曲線。
自打→自退→自走→自新
現時日本最新的紅劇集《鐵手怪傑》,主角紐蒼哲是寄生蟲科的天才科學家,日本出現哈特蘭病毒,該病毒的基本傳染途徑是靠鹿蜱蟲,鹿蜱蟲一般寄生在動物身上然後傳播。於是大家瘋狂地找是什麼動物傳播這種病毒,但遍尋不獲,竟然發覺大部分感染者的源頭是一個人類,醫學上稱為「超級帶原者」,情況就如我們當年香港的沙士(SARS)。那位從大陸來港住在窩打老道某酒店是第一個帶菌者,當他去淘大花園探朋友,死亡傳播就馬上開始。
另一套長青劇集Doctor X,女主角大門未知子幾乎每集都有這種情況,一旦有個案拿出來集體討論時,其他的黃綠大夫餿主意盡出後,大門一定能拿出一個比他們更好的主意。
實幹時可以學《神雕俠侶》的周伯通,左腦跟右腦相鬥,左腦幻化成一個普通的醫生或普通的提案,右腦幻化成大門未知子或紐蒼哲,左邊來一次,右邊打爆一次,來第二次打爆第二次,反覆多次後,自然提升至近乎爆無可爆的水平,會進一步接近「算無遺策」。
日前剛開發出來的「金銀紅黑」(詳見2019年12月14日及2019年12月21日本欄),用來分析高淨值者遭遇挑戰的級數。這套思考方式是如何在筆者腸內走過來的?居然是因為不斷的壓力:同事們說已經進入新時代,要重新整理網站,但我們的產品太多太煩,堆起來似雜貨舖,就算能向高空擺放,亦只能擺到成百貨公司一樣,絕不現代化。可惜準客戶沒有這麼多耐性去看,雖然其他同類型服務商一般採用冗長文字刻意雕琢,但高淨價值者大部分都是對圖像敏感,對文字冷感;對彩色好感,見黑白反感。要把他們的困頓簡單歸納化,繼而顏色化,方能吸得住他們的視線,於是四級化先出台,繼而填上顏色,就變成2020年的最新亮點「金銀紅黑」!
作者為MASTERMIND大承諮詢主席、教授
WeChat ID:davidkho
Facebook:Mastermind Academy大承講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海洋公園當香港人是羊牯? |
上一篇: | 下一個10年危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