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29日

祈連活 行業微觀

亞洲出口前景維持樂觀

全球貿易繼2015年至2016年的下滑過後,於2017年至2018年重拾增長,主要是受惠於歐洲(歐洲央行量寬政策推動)及新興市場復甦,以及油價上升推動全球經濟增長不斷擴張。於上述兩段時期內,中國及東亞進出口行業表現一直緊隨全球貿易走勢。

亞洲多數經濟體均處於全球或以亞洲為基礎的供應鏈當中,這意味着相關經濟體主要從事零部件製造工作,然後把這些零部件運往另一國家(通常為中國)進行生產或組裝,最終再把其重新出口至世界其他地區。因此導致中國、新興工業化國家與東協國家之間形成了十分緊密的聯繫。例如2014年至2016年其出口價值同步下跌,隨後又同時於2016年中錄得復甦。

依賴已發展經濟體

亞洲出口仍大幅依賴已發展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從經合組織一系列領先指標與亞洲出口之間普遍緊密的關係中即可見一斑;儘管於2014年至2016年從事商品生產的新興市場急劇衰退期間,兩者曾出現過小幅差異。關鍵問題在於近期經合組織的放緩跡象會否持續,這對於亞洲出口又意味着什麼?

亞洲出口的中期前景取決兩大因素:出口量增長及價格上的競爭能力,而這又是由相對貨幣價值及工資與價格決定。

通脹料維持低企

儘管2018年第一季度已發展經濟體增長停滯,但出口量增長總體有所改善,長期前景(尤其是美國及日本)仍然看俏。近期美國及歐羅區主要數據走軟,但我們認為這主要是2017年底的數據表現異常強勁所致。這一高基數推動2017年增長率上升,但2018年則不大可能延續這一走勢。

此外,惡劣的天氣條件(年初歐洲及北美遭遇暴雪及極端寒冷天氣)令暫時的經濟疲弱狀況雪上加霜。我們相信,近期的放緩並不代表經合組織增長或亞洲出口前景會持續惡化。

價格競爭方面,相比於部分貨幣及財政政策不大嚴格的新興市場(例如巴西、土耳其或阿根廷),東亞小型經濟體更加完善。儘管2017年至2018年亞洲貨幣兌美元走強,但以貿易加權基準計其升幅不大,而且尚不至於導致其失去競爭力。

亞洲多數經濟體的貨幣及信貸增長較歷史水平放緩,儘管失業率維持低企,但工資幾乎並無增長跡象(即菲利普曲線不適用)。因此,我們可以確信,於貨幣及信貸保持單位數增長的情況下,亞洲通脹率將維持較低水平,繼而幫助其避免喪失外部競爭力。

作者祈連活(John Greenwood)為景順首席經濟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環球觀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