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9日
自去年11月初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翻一番,由0.765厘上升至近期超越1.7厘的高位。同時,儘管商業周期處於上升階段初期,而美元的貨幣供應量增長遠超其他經濟體,近幾周美元仍然維持強勢。自2月22日以來,美滙指數(DXY)已由90上升至92水平。
從傳統的利率角度而言,較高的孳息率意味貨幣會更強勢,因此道理很簡單:美國國債孳息率抽高促使美元滙率向上。但是,這種觀點如何解釋自2020年8月以來美國國債孳息率不斷上升,而美元卻持續貶值呢?
站在貨幣主義者的角度看,美國貨幣增長加速始於去年3月份,導致利率受壓,並同時令美元貶值,因為相對需求而言,美元供應過多,這是典型貨幣增長過度的第一階段效應。
貨幣增長加速
但是,直到年底,M2貨幣供應增長在9個月內達26%,快速貨幣增長的第二階段效應開始顯現。股市(由標普500指數代表)已經上漲75%,大部分商品價格均上揚,房地產市場亦非常活躍,加上隨着數款疫苗的部署,投資者開始預計2021年將出現強勁復甦,2022年通脹率將上升。由於新冠疫情持續以及許多地區仍然處於封鎖狀態,經濟未完全恢復正常。考慮到這些異常強勁的價格走勢潛在影響,並為了彌補通脹可能重燃所帶來的損失,固定收益投資者開始要求他們買入的債券具有更高的孳息率。貨幣增長加速的第二階段,即利率不跌反升,已經到來。
傳統觀點認為,較高的利率會窒礙經濟復甦,但根據貨幣主義來看,高利率乃復甦的佐證──貨幣增長為市場注入購買力,繼而推動強勁的經濟復甦。
事實上,貨幣觀點可以解釋美國長期利率的轉向,但美元滙率又如何?這個問題也許能夠從機構投資者與對沖基金的持倉,以及其對美國貨幣市場的影響找到答案。
毫無疑問,在貨幣市場和回購市場中,有證據顯示,機構投資者及對沖基金的交易也正在轉向。外滙或掉期投資者需要美元買入美國國債或其他固定收益證券。但是,為什麼「對沖」或那些想沽空美國國債的交易商也需要美元呢?
長遠難逃下跌
究其原因,沽空美國國債的投資者必須持有可供出售的債券,因此他們要從某一方借入債券。第一步是買入美元套現。在取得美元現金後,便可放貸予銀行或交易商,藉此在回購市場上借入美國國債。實際上,即使聯儲局令美元供應增長加速,仍未能抵消美國國債市場上以美元進行交易的需求。
不過,下一個問題是,當市場意識到通脹正在回升,美國國債將需要進一步調整,從而推高孳息率,這將對美元產生什麼影響?這個問題不易回答,但目前明顯地既有大量的美元供應(從聯儲局、銀行到銀行國庫總賬戶),同時在短期內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又異常殷切。
美元市場供應是以相對簡單的量化計算,但美元的需求卻只是以定性分析,受多種因素(尤其是風險情緒)支配。
在非比尋常的供應與殷切需求之間博弈,哪一方會贏?短期內,歐洲新冠疫苗出台受挫或其他地區疫情反覆,可能利好美元升值。相信長遠而言美元仍將進一步下跌,這符合我們對美國相對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增長的分析。
作者祈連活(John Greenwood)為景順首席經濟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經濟見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環球經濟轉佳利好高收益債 |
上一篇: | 如何篩選SPAC合併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