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16日

馮培漳 計論短長

供給側

近日頻頻在報上讀到「供給側」一詞,其含義是何,一直在等待戴孤劃給我們作內地常用語的提示。

某天與兩位來自廣東和湖南的同行談起,廣東佬說不就是Supply side嘛。網上又見「供給端」等不同名稱,顯然都比「供給側」易理解,但聽說後者是「大人」之言,也只好慢慢習慣就是了。

3月尾去北京國家行政學院上課。主任級授課老師大談「供給側」、「新常態」和「十三五」規劃,其中頗詳細地講述了「供給側」,內容包括了「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減成本和補短板」,與網上某些論述也不完全一樣。簡單來說,除了補短板需有加項外,其餘都是減字當頭。

貨如輪轉是經營神技

改革開放前,可能內地經濟均是慣於求過於供之故,企業十分強調產能,那時要與外商洽談,也仍然是突出顯示產能,報給別人聽的都是產能和產值。一方面以為產能可保證產量,產量出來了,就可產生效益,因為你生產什麼,市場都會消化得一乾二淨的,反之,產能倘不足,市場大量要貨,你也無從供應。因此,企業要擴展,無不先從擴產能着手。

進入九十年代,開始見到供過於求了,產能過剩已是常見之經濟學名詞。過剩,即是資源過剩,不但是浪費,也令企業的折舊費用和維修費用增加。

庫存,也不單是房地產之庫存。產能加上原材料和人工,製成之產成品在未賣出前,也是庫存。如果銷量不配合,光拚命利用產能,以為愈多用則平均成本愈少,這就構成了大量庫存的出現。還會造成流動資金之積壓,也會因為庫存量過大,時間一長,物料損耗難以避免,結果會做成損失,例如藥品或補健品就是。

曾聽內地某廠商說此類庫存品可以重新作用,例如把膠囊去掉再把藥粉裝入新膠囊中便可。

我們做會計師的也會關注此類項目。一般以多少天可把庫存品銷清來計算,天數愈少,效果愈佳,已成為庫存品之時間太長者會被challenge要不要減值。總之貨如輪轉,速戰速決,是經營之神技也。

去槓桿。有一段時間內地企業有樣學樣,也提倡負債經營,一方面是自身註冊資本不足,要擴展只能求貸;另一方面,企業與銀行均是國家的子女,厚此焉能薄彼?於是產生了一種「借了便得」的想像,即錢到手了就是你的了,不借白不借!如此這般,他日收貸便難上加難了。

槓桿去掉了,不知今後是否不再提倡「四両撥千斤」之資本效應了?

槓桿化還有一個弊病是與資本比,貸款比率高,風平浪靜還容易度,若遇上金融危機,貸款機構逼還貸時,一時周轉不來便會令企業陷入破產之境。

曾經風靡一時的租賃﹝Leasing﹞, 今後可能派不上用場了。因為利用租賃也就是投入小量資金,取得設備用於生產。換言之其後果就是擴大產能,增加庫存和啟動槓桿。不識時務,該當何罪?

減成本。顧名思義,不用多解釋。

把此項放入供給側來討論,相信是減成本時很難不涉及裁減員工,一不小心會造成工潮。內地是奉行社會主義的,勞工的福利必須照顧。《國際歌》中有歌詞曰:「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資本主義社會頻頻出現的資方欠薪不還,絕對不可以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出現。

為生產商卸包袱輕裝上陣

補短板倒是可以議議的。有些評論說,本意是擴大有效供給和提升要素生產率,這亦不用多說了。既是補,必是有未完成之需求待補充。至於短,則是未齊全之供應暫難令人滿意也。譬如社會上人人皆感受到的看病難和看病貴,以及孩子上學難和食物安全難令人安心等,真是多多加產能、多多增庫存也解決不了所有需求。

有日路過同仁堂,看到其「店訓」曰:「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想起近日新聞報道的黑心商人亂銷兒童疫苗,以及過去搞出大頭佛的奶粉,可見產能和庫存是否要「去」,還要看主其事者以何態度介入生產。

符合顧客之需的好東西又何需要「去」?供給側是好是壞,全看「都是儼差」者(those in-charge)之心何向。說什麼儒家文化呢!「孔子寫春秋則亂臣賊子懼」了麼?為何偏有這麼多令人髮指之事情發生?「舉頭三尺有神明」已隨着「也不靠神仙皇帝」而不再受人重視了?

「供給側」是從生產商的角度去看問題。幾類措施的改革都是為了給生產商卸下包袱、輕裝上陣而設。減了成本,增加了供應,企業可以恢復營利了吧?但是,企業又採取了什麼措施去改善「需求側」呢?供給必須服務於需求,有供給而無需求,商品的生產是為誰而謀呢?

作者為香港執業會計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