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
上星期同大家講過港股自從去年中股災一役之後,唔少股民身家大縮水,最慘莫過於持有已貶值股份仲要供股揩多筆,呢啲真係躺着也中槍!
其實,市況差唔單止三四線公司大大鑊,大型企業亦唔見好得去邊,同樣搞埋啲小動作,竟然出動到發「假盈喜」,目的係為咗氹投資者落疊掃貨,抑或想刺激個股價做番好啲,呢樣真係不得而知。
阿Man想講係中國太平(00966)同中國人壽(02628)呢兩家大型企業,先後發過盈喜,只不過本報「板塊分析」專欄喺尋日已指出,兩間公司都只係發咗份「假盈喜」,提醒投資者接近業績期之際,免墮入假盈喜陷阱。
先講中國太平,公司表示去年全年應佔溢利較2014年的40.42億元錄得超過50%增長,實際上公司去年上半年已錄得58.58億元盈利,咁即係下半年盈利倒退咗九成。不過咁,中國太平全年盈利錄得逾五成增長,發盈喜都叫講得過去,呢個情況下都仲未可以「叉雞」間公司。
國壽「堅.盈警」
至於中國人壽份「假盈喜」就係離譜得緊要。公司去年全年應佔溢利將較2014年的322.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5%至10%,盈利得嗰唔夠一成增長,其實仲有冇資格發「盈喜」咁巴閉?呢吓阿Man都吹佢唔脹,皆因監管機構對於上市公司喺乜嘢情況下發盈喜或盈警,其實係冇一定準則。只係國壽去年上半年已賺314.9億元,首三季賺338.4億元,即係下半年業績好有問題,去到最後一季甚至係錄得虧損,咁呢個情況之下,呢份「假盈喜」睇真啲係「堅盈警」。得嗰一成增長都走去發盈喜,似乎係呃like居多。
呢排市況欠佳已係不爭事實,三四線公司要籌錢,難透過批股集資,惟有焗住供股抽水,都有得賴係無計可施,但係晒士巨型如中國人壽,竟然要發假盈喜呃like,呢吓點講都唔通。
弊就弊在監管機構對於呢方面又未訂有準則,即係上市公司可以為所欲為,對於投資者而言,市場愈高透明度當然愈好,能夠掌握更多上市公司資訊,投資決策可以更有把握。偏偏監管機構任由上市公司發放呢一類容易誤導投資者嘅訊息,呢一吓真係防不勝防。
所以,阿Man幾時都緊記,小股東永遠肉隨砧板上,要做個精明投資者,唯一就係多花時間做功課, 仲要「一眼關七」,先有機會避免墮入陷阱。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醫療股隨奧巴馬落台 |
上一篇: | 三高不一定壞 三低不一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