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
英國本月12日舉行大選,首相約翰遜的豪賭有望勝出,取得國會過半數議席,讓他與歐盟達成的脫歐方案在聖誕前通過,明年1月底脫歐,結束這個拖延三年半、令國民極度厭煩的議題。然而,英國縱能脫歐,對約翰遜及英國民眾卻不是挑戰的終結,反而真正挑戰才剛開始。
約翰遜3年半前鼓其如簧之舌,指脫歐可讓英國奪回控制權,更誇大脫歐得益,說服了民眾支持「分手」,亦為他累積政治本錢在今年中奪得首相大位,現在脫歐終至,他亦要兌現當日支票,讓民眾得到脫歐利益。
增開支聘警護 減息空間小
脫歐對英國來說肯定未見其利先見其弊,一旦成事,即時面對關口能否如常運作、貨品能否出入英國、留英的歐洲人有多少會走,又有多少資金和企業會由英國搬往歐洲;英倫銀行曾估計,就算有序脫歐,英國有三分之一機會陷入衰退,約翰遜要為自己所製的爛攤子執手尾。當然若他能挽英國狂瀾於既倒,可成挽救國家的功臣,但若他失敗,就要變成歷史罪人。衡量約翰遜成敗的指標,無疑是他能否令英國經濟短期及長期都有強勁表現,證明脫歐是對的。他做得到嗎?
不能說約翰遜是空槍上陣,但他的救經濟大計是否有用,卻是未知之數。對他及英國的短期最大挑戰,是穩住公眾信心,那就要撐住經濟,只有經濟穩定,沒有跳崖式下跌,那人才、企業、資金就會留下來觀望,甚至美國CNN樂觀估計,過去3年不少英企因前景不穩擱置了投資,脫歐反可令它們重啟項目,將令英國GDP增0.5至1.5個百分點。
約翰遜短期要穩住經濟和信心,不外乎三招,即減稅、增開支和減息。他7月爭奪首相位時許諾將大減入息稅,但他上月底公布保守黨選舉政綱「搞定脫歐、釋放英國潛能」(Get Brexit done, Unleash Britain's Potential)時,就放棄了減稅,提出三凍結,即凍結入息稅、銷售稅及社會保障金,他的重點改放在增開支,包括承諾招聘5萬名護士、兩萬名警察,增設25萬個託兒場所,投資30億英鎊(約305億港元)再培訓工人,以及撥款20億英鎊修葺公路。
增加人力及基建投資的好處是有針對性,產生的經濟比減稅大,但缺點是一兩年都未必感受到成效,遠不及減稅見效快。約翰遜要急救經濟,當然想減息,但政府預算赤字已達410億英鎊、保守黨理念又反對增赤字,若大減入息稅,就要拆東牆補西牆,縮減其他開支;而工黨大開選舉支票,承諾提供家庭免費寬頻上網、25歲以下免費乘巴士、年建10萬套公屋等,民眾雖知「無咁大隻蛤乸隨街跳」,約翰遜也要給些恩惠留住選民。此外,減稅是中產和富人受惠多、基層受惠少,支持脫歐的多是基層,約翰遜總不能「出賣」這些脫歐功臣,故唯有增開支而非減稅,對短期刺激經濟的效果就大有疑問。
他剩下寄望的是英倫銀行減息,只是英倫銀行指標利率現為0.75厘,減息空間亦有限。救經濟三寶藥力有限,約翰遜能否變出特效藥,還考他的創意。
至於中長期化解脫歐衝擊的措施,約翰遜及保守黨亦準備了三招,即與外國簽自貿協議、用計分制輸入人才、開設自由港,核心精神是保持英國開放。
計分制吸專才 設經濟特區
要讓英國保持甚至擴展國際連繫,首要與各國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議,重中之重是美英自貿協議,畢竟美國是英國除歐盟以外最大貿易夥伴,而且美英合作可起很大的宣傳示範作用。但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個生意人,利用貿易協議魚肉盟友和對手的例子多不勝數,英國有求於他,他會放過這肥羊?工黨黨魁郝爾彬就指斥約翰遜「賣國」,因自貿協議擬向美國開放英國國家醫療體系,勢必推高藥價。美國官員亦多次明示英國必須杯葛華為5G產品,若約翰遜跟從,就會得罪中國,少了中國的投資及訂單,約翰遜如何抉擇,都只怕順得哥情失嫂意。英國談判本錢在脫歐後大降,商談自貿協議時,各國誰不視她為羊牯?
約翰遜為保人才及貿易競爭力,表明未來每年移民不多於10萬人,但會採用計分制引入專才,如在英工作的歐盟醫護人員只需兩周就可取得簽證,確保他們能續留;另保守黨亦計劃設立自由港,可能多達10個,以免稅經濟特區形式,保住貿易競爭力。
約翰遜千方百計要保住英國的競爭力,是逆水行舟、成效難樂觀,卻令人感到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若無脫歐之舉,又何須大費周章,應付選後挑戰!
曾仲榮 資深傳媒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監管制度歐緊美鬆 英倫艱難抉擇 |
上一篇: | 地方分治埋禍根 工黨日暮途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