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4日
俄羅斯與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的減產談判破裂,觸發油價割喉戰,沙地阿拉伯率先搶攻降價,引爆油價本周一出現史無前例的一天暴挫3成。油價大戰的幕前主角是俄羅斯與沙地,兩國降價、增產以爭市場份額,實情卻是美俄爭霸的新一章。俄羅斯的油價割喉戰,要割的是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喉,皆因美國在石油市場強勢崛起,為免多隻香爐多隻鬼,而且是美國惡鬼,俄羅斯先下手為強。
由於2014至2016年油價暴挫,俄羅斯與沙地為首的OPEC達成減產協議,推動油價回升,油價自2016年初的每桶27美元反彈,至2018年升逾70美元,去年油價在60美元徘徊。油價回升令俄羅斯等產油國財政重見寬裕,亦造就美國頁岩油的崛起。
美國頁岩油生產成本約每桶45美元,油價重上60、70美元水平,令美國油商利潤暴增,加上它們沒有參與俄國與OPEC的減產協議,過去幾年大幅擴展產量。2008年美國石油產量每天只得600多萬桶,經歷近年頁岩油革命,2019年每天產量已超逾1200萬桶,還高於沙地及俄羅斯,美國已變身能源淨輸出國。
由於產能急增,美國2015年起解禁出口石油,2016年每日出口數量迅即升至52萬桶,2018年每日出口突破100萬桶,去年更高見300萬桶一天。美國成為石油減產協議的最大贏家,並開始威脅俄羅斯市場。
頁岩油崛起 搶佔市場份額
美國總統特朗普更用各種非競爭手段,扶持美國油商壯大。在國內,特朗普大幅放寬採油限制,重開全美90%離岸水域供海上鑽油,並大量廢除或放寬環保法例,令採油成本大降;在國外,特朗普積極打壓俄羅斯出口,去年底生效的新一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公布要制裁興建北溪2號和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的承建商,俄羅斯透過北溪2號連接德國,可為歐洲供應天然氣總需求的10%,土耳其溪可將俄國天然氣經土耳其,運往南歐多國。特朗普要打斷俄國兩大天然氣管道興建,就是明斷俄國生意,助美國油商搶市場。此外,中美1月中簽訂的首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承諾大幅增購美國能源,由過去每年80億美元,暴增至每年260億美元,勢令中國減少向俄國等購買能源。
美國明搶俄羅斯市場,俄國就不能不作出帝國反擊戰了。美俄利用油價重挫對手,並非始於今天。上世紀80年代,美國總統列根就串通伊拉克總統侯賽因,聯手將國際油價由每桶30美元壓至10美元,令靠出售石油賺取硬貨幣的蘇聯收入劇降,無力支援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經改失敗觸發民怨,加速蘇聯帝國崩潰。
最近一次油價暗戰發生在2014年。該年2月,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反對派趕下台,俄羅斯認為這是西方顏色革命陰謀,於是作出報復,在3月策動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公投獨立,實則改投俄國懷抱。美歐為此制裁俄國,但制裁手段並未傷及俄國根本,無甚威懾力,反而同年6月出現油價暴挫,才令俄羅斯元氣大傷。油價自2014年6月起暴挫,半年內由110美元暴跌至41美元,同期俄羅斯盧布亦遭狙擊,兌美元滙價半年內急跌五成,變相令俄國外債負擔倍增,俄國經濟及石油企業幾乎崩潰。
外界相信油價暴跌,正是出自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手筆。其後,油價持續受壓,至2016年初跌至27美元,促成俄羅斯與OPEC協議減產,造就美國頁岩油商崛起。
油價是俄羅斯軟肋,多次被美國狙擊,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俄羅斯用油價大反擊。美國頁岩油生產成本每桶約45美元,分析師估計油價在40美元以下,很多頁岩油公司將步入停產,若油價持續維持在30多美元,已足令美國油商重創。俄國可能不只要它們停產,還想它們破產。不少頁岩油商靠高息借貸支持營運,評級機構穆迪指,北美能源探勘與生產商未來4年有860億美元「驚人」債務到期,當中多達62%屬垃圾級債券。油價暴挫後,這些公司還錢及再借錢能力將成疑。
油價大出血 沙俄不好過
美國頁岩油商人不好過,俄羅斯及沙地亦不好過,油價暴跌傷人傷己。彭博分析估計,油價每桶企在42美元,俄羅斯才可財政平衡,沙地更要83.6美元,油價若只得30美元,兩國都大出血。不過,俄國外滙儲備有5700億美元,其財富主權基金擁1051億美元流動性資產,俄國財政部說,即使油價僅25至30美元,俄羅斯都能撐上6至10年;沙地外儲亦有約5000億美元,有彈藥打持久戰。
當然俄沙都不會耗盡身家打割喉戰, 美國亦會在政經各方面還擊,逼俄國讓步。這場大國油戰,還剛上演,好戲還陸續有來。
曾仲榮_資深傳媒人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歷史開阿富汗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