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6日

盧峯 EJ GLOBAL plus Food for Thought

朝鮮半島困境百年如一日

一戰後英國外相寇松(George Curzon)負責調停波蘭與蘇聯戰爭,劃定被稱為寇松線(Curzon Line)的兩國邊界而名揚四海。可原來這位貴族外相是個亞洲通,不但曾任印度總督,年輕時候更曾漫遊東亞各國,寫下《遠東的問題》(Problems of the Far East: Japan, Korean, China)這本書,記下了對這三個國家的印象、看法與預測。提到朝鮮的時候有這樣一番話:「朝鮮之力量,與襁褓中的嬰兒無異。朝鮮僅能與日清俄三大鄰國保持一定距離,相互牽制,才可介於三國之間,免遭武力侵犯。」

這段十九世紀對朝鮮局勢的描述,放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相當貼切。只是主角有些變動:清朝變成中國,日本則變成美國加日本;只有俄羅斯兜兜轉轉仍保住她的位置。過去十多年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的參與者,不正是這幾個國家加上南北韓嗎?

當然,今天的南北韓國力包括國防及經濟實力比十九世紀末期仍是清朝屬國時強大得多,其中北韓甚至可能擁有核武。但兩韓面對的區域及國際處境跟十九世紀並沒有太大分別,她們仍然深陷在大國角力的漩渦中,不但不能抽身,還被迫成為強國的棋子。

借古喻今 局面何其相似

日本歷史學者岡本隆司寫的《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就透過「借古喻今」的方式點出朝鮮半島政治爭議的核心。這本《朝鮮的困境》除了引用了寇松等外國官員、學者對東北亞的觀察外,也引用了大量中國、朝鮮及日本的史料,說明朝鮮半島在近代史特別是西方列強東來以後如何脫不了列強的糾結。

根據岡本的說法,每一個大國的變動都令朝鮮折騰不已,都反過來加劇半島本身的政治動盪與紛亂。最顯而易見的事件當然是1870年代日本「皇政復古」後決定開國,全盤西化啟動明治維新。相關變化令日本對朝鮮局勢更關注,擔心這個對準日本列島咽喉的半島會落在不友善國家手中。

此外,由於日本採用了西方的國際關係及國際法(《萬國公法》)框架,對清朝與朝鮮不清不楚的藩屬關係或天朝與屬國關係不以為然,用盡不同辦法(政治與軍事)希望打破這種特殊關係,讓日本可以名正言順在半島建立勢力,或至少有均分利益的機會。

日本變招令清朝警覺不已,認為不管從面子上以至地緣政治利益上都必須加強控制朝鮮半島,以遏阻近鄰染指鄰近清朝「興龍之地」的滿洲。為了應對日本進取的對朝政策,清朝主理北洋及朝鮮事務的大臣決定把朝鮮的屬國關係由虛變實,由禮儀性為主變成實質的保護關係。朝鮮王國於是就在清日拉與推之間動盪不已,最終在甲午戰爭成了中日(清日)的戰場。

清日爭雄只是半島爭奪戰的第一章。為了在兩強之間爭取自主空間,也為了避免在兩國博弈下成為犧牲品,朝鮮部分政治人物大力爭取俄國介入朝鮮半島事務,甲午戰爭後有超過一年時間,朝鮮國王居住在俄國公使的宅邸,朝鮮官員積極延聘俄國顧問協助訓練新兵及搞經濟建設。

故此,當清廷敗戰及失去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後,俄國迅速填補她的位置,從清日角力變成俄日爭雄,並把日本的盟國英國也牽扯在內。甲午戰爭後十年爆發日俄戰爭,正正是半島勢力板塊移動的結果。

今天的朝鮮半島分裂為南北韓,其實變相把十九世紀末的親日、親中派變成地域上的實體;再加上向來對半島虎視眈眈的西方大國不斷介入,以半島作為暗戰戰場,局勢更是糾纏不清。北韓一再核試,南韓部署「薩德」系統爭議其實是國際勢力拉鋸的表徵,兩韓本身無法自主自決。最令人擔心的是,朝鮮半島會否像十九世紀末那樣以一場又一場戰爭來決定誰主浮沉。

延伸閱讀:《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岡本隆司,八旗文化,2017年4月初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