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
Facebook刪除一張越戰照片引發軒然大波, 惹來外界對它想成為「全球新聞總編輯」的臆測及指控。事實上,除Facebook外,多個主流社交媒體都在通過各自的手段,掌握最終進入讀者眼球的新聞排序;現今資訊傳播渠道愈趨多樣化,新聞自由卻變相收窄。
今年6月,歐盟決策組織歐盟委員會連同Facebook,YouTube和微軟等社交媒體擁有者聯合發布互聯網行為守則(code of conduct),意在打擊「能引起暴力的仇恨言論(hate speech)」。有歐洲議會議員批評該守則定義模糊,可能牽涉歐洲難民等複雜的政治及道德問題,形同向言論自由宣戰。
然而,越戰照片被刪事件發生後,Facebook回應《福布斯》記者提問時坦言,日後不排除阻止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等機構拍攝的部落土著半裸或裸體照片公開,即使有關照片對文化研究有高度價值也不例外。這些跟「仇恨」,又是否沾得上邊?
Facebook推送新聞有自己的一套演算法,而早前有公司員工被揭涉嫌擅自更改該演算法,減少向用戶推送美國共和黨新聞,因而更令人擔心社交網絡暗自控制新聞內容的現象,也讓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要急忙安撫共和黨政客。
本報主筆林創成在Facebook也設有專頁。他告訴筆者,專頁建立初期,其閱覽人數只得約80人。其後,Facebook向林先生發出通知,建議他支付5美元(約39港元),讓Facebook助他推廣專頁。林先生抱着不妨一試的心態而付費,不久後,其專頁的「讚好」量迅速上升,Facebook演算法的威力可見一斑。
同樣利用演算法推送訊息的還有「美國高登」Reddit,它被指在月前奧蘭多同性戀夜店Pulse大型槍擊案發生後,忽然出現大批力挺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言論,並把2200名反特朗普用戶賬戶凍結。Reddit沒有正面回應事件,只說要維持網站內言論的平衡。
相比之下,Twitter的言論開放程度仍未有顯著降低,至少在美國總統選戰開始後,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能高談闊論,即使有用戶投訴部分人措辭粗鄙,Twitter也沒有干預太多。
然而,曾被視為Facebook勁敵的Twitter近年的普及程度停滯不前,用戶人數連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和WhatsApp也不如,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更明顯有限,似乎難以擔當「言論自由派」的中流砥柱。
新丁力斥fb立場偏頗
9月初,打着「暢所欲言」旗號的社交網絡Gab正式上線。Gab的操作方式類似Twitter,在兩周的試用期內,已累積130萬瀏覽量及12萬條帖文上載量,用戶人數超過3萬人,當中包括來自YouTube等主流社交媒體的網絡紅人。
Gab甫面世便把矛頭指向Facebook動態消息(news feed)團隊,直斥對方立場偏頗,扭曲讀者的世界觀,必須挺身而出,改變風氣。多數大型企業,特別是定位高端的公司,都不希望自己的廣告在髒話橫飛的平台上出現,社交網絡篩選公開內容,自然是為了避免各大金主感到不悅。而在流動裝置大行其道的年代,網民閱讀的心態更趨向「速食」,不會深究來源,令作為業內龍頭的Facebook更容易掌控消息終端的話語權,成為名副其實的「一言堂」。現時「重奪言論自由」的聲音此起彼落,Gab能否乘勢吸納用戶,向Facebook叫板?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社交平台仿製品:VK與人人網 |
上一篇: | 網上判官侵害新聞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