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17日

周承德 EJ GLOBAL plus 寰球信識

社交平台仿製品:VK與人人網

根據網路統計公司Alexa的資料,Facebook現時瀏覽量位居全球第3,僅次於Google和Youtube,充分反映這個社交網站在全球滲透率之高。話雖如此,Facebook並非在所有地方都是社交網站的龍頭,例如在日本,最多人使用的社交平台是Twitter;在某些地方,Facebook更是不受歡迎:俄羅斯人不屑使用它,中國乾脆將之封鎖。

俄網民:VK比fb優秀

Facebook雖然打不進上述少數國家的市場,只不過網上社交平台已儼然成為現代人的必需品。為滿足國內這種需求,這些地方都出現了土產的Facebook「仿製品」:俄羅斯有VKontakte;中國就有「人人網」。

VKontakte簡稱VK,由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學生杜羅夫(Pavel Durov)於2006年開發。跟Facebook一樣,杜羅夫最初開發VK,原意只是在大學內使用的社交平台,初時甚至只能靠成員邀請才能加入VK。但VK仍迅速成長,在短短兩年間用戶就達到1000萬人,成為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

目前VK用戶總數已超過3.84億,並提供達76種語言給用戶使用;然而,VK的使用者仍相當局限於俄羅斯和通曉俄語的東歐、中亞前蘇聯國家,另外在以色列也有不少人使用。

筆者沒有VK賬戶,但粗略觀察看來,VK的介面配置跟Facebook相似,也一樣是用藍白色為主色調;其功能也跟Facebook十分類似,可在用戶自己的頁面上發布各種資訊、與好友即時通訊、建立群組共享資源和討論、在公眾人物或企業的公共專頁中看新聞等。不過,俄羅斯人並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眼中,VK的功能比Facebook更完善,例如它有更強的搜尋功能,可以用來找尋各類型上載到VK的檔案,又可充當音樂和電影播放器;亦有人認為VK的介面比Facebook好用,推文機制也優於Facebook。更重要的是,VK在俄羅斯搶佔了先機,當地社群已習慣使用VK作社交平台,自然沒太大意欲轉用功能相若的舶來品。

中國的「人人網」命運卻大不相同。人人網原名為「校內網」,是於2005年由一群清華及北大的學生一起創立的校內社交平台,後來被網絡公司「千橡互動集團」收購,於2009年更名為人人網,成為供全國使用的社交網站。人人網剛誕生時,基本上是不折不扣的「山寨版」Facebook,不論是網頁版還是手機版,各項細節都幾乎跟Facebook一模一樣,後來才逐漸改變其介面。

人人網難撼國內勁敵

人人網在中國雖然有一定數量的使用者,但地位和規模完全不及俄羅斯的VK:相較於Facebook形式的社交平台,中國網民更習慣使用類似Twitter的微博,例如新浪微博就是中國最大的微博網站;另外,例如騰訊這樣的巨型網企,也會提供微博和其他社交平台服務,充分利用網民的慣性,讓網民可用單一賬戶使用那些功能,自然就沒太大意欲轉用其他平台。當然,亦有人不屑人人網高度抄襲Facebook而拒絕使用。

以上的「仿製品」,往往都是因為Facebook無法進入當地市場而出現;但有些「仿製品」,卻是在Facebook早就滲透徹底的地方誕生:2015年,巴西一班福音派基督徒認為Facebook有太多暴力和色情內容,實在不符合(基督教的)道德價值,於是自行開發了一個名為「Facegloria」的社交網站,提供一片「網絡淨土」給網民,分享「上帝、福音和愛」。這個網站跟Facebook沒太大分別,但審查機制比Facebook嚴謹得多,有員工主動審查用戶發布的資訊,一切包含暴力和色情的內容,甚至是粗言穢語也會被刪除;Facebook最具代表性的「讚好」鍵,在該網站也被「阿門」(Amen)鍵取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