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4日
日本聲寶(Sharp,又稱夏普)於2月初宣布, 2016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間的季度盈利為42億日圓(約2.9億港元),為逾兩年來首次錄得季度利潤,並把2016至2017的年度盈利預測調高。該季是台灣鴻海去年斥資3888億日圓(約263億港元)把聲寶收歸旗下後,首個全程在鴻海治下營運而獲利的季度,可謂打響頭炮。然而,相對於過去多年的積弱,單憑一季或一年的數據,尚未能就此斷定聲寶能重上正軌。
成立於1912年的聲寶,前身是東京江東區的一家小金屬加工廠,儘管當時規模有限,卻銳意打造創造性的商品,成就了聲寶從街邊小廠晉身跨國大企業的神話。
多年來,聲寶的革命性產品多不勝數:1925年,聲寶牌晶體收音機已經上市。到了1970年代,聲寶的液晶技術在全球遙遙領先,並於2000年代,帶來暢銷全球的液晶電視品牌Aquos。
早在諾基亞等上一代手機巨擘崛起前,聲寶已於1997推出全球第一代具備攝影功能手機,不但在業界掀起巨浪,也為一眾對手帶來無數靈感,包括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即使後來諾基亞甚至蘋果在手機市場呼風喚雨,聲寶仍憑藉其出色的液晶顯示和攝影功能,跟勁敵分庭抗禮。而其能應用於電視和手機等產品的液晶顯示面板(Display Panel),至今仍處於世界前沿。
然而,聲寶的地位,在2000年代開始響起警號。隨着網絡視頻的興起,加上對手低價迎戰,聲寶電視機和電視顯示面板的市佔率和銷量均急速下滑。
iPhone殺到 迷途未返
而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後,聲寶在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時,曾推出使用自家製作業系統(OS)的手機,靠着自己的顯示技術、解析度以及各種內置功能,完勝初代iPhone。
但在3G和3GS時代,iPhone開發出給行業帶來巨大改變的App Store,數之不盡的應用程式迅速贏得用戶的歡心。蘋果的iOS作業系統並不對外開放,但儘管還有另一陣營Android系統,但聲寶仍然不屑一顧,沒加入Android陣營。
再到被不少「果迷」奉為經典的iPhone 4面世後,聲寶連視覺體驗優勢也全面輸給了iPhone,日系廠商此時已經式微,難挽頹勢,所以,就算開始採用Android系統,聲寶已無力回天。
聲寶跟其他手機製造商的關係可謂亦敵亦友。自iPhone 3以來,聲寶一直都是蘋果的主要手機熒幕面板供應商之一,也有跟部分內地新興品牌合作。得益於智能手機推出初期的大爆發,聲寶也曾有過一段小陽春。然而,近年全球智能手機放緩,聲寶的訂單數量隨之回落,拖累集團業績。
除了創意枯乾,聲寶內部問題同樣為人詬病。有聲寶員工透露,雷曼危機後,電子產品需求大降,惟聲寶制定的行銷目標依然居高不下,但無法達標又沒有罰則,所以工作做的不好也照樣「混日子」。他又指出,幾乎每個員工都獲得每月至少8萬日圓(約5400港元)的房屋補貼,自然無人願意辭職。士氣不振,生產效率不高,業績自然難有起色。
經歷多年低潮後,聲寶在鴻海接手後,終於展現曙光。截至3月初,自兩者合併以來,聲寶的股價已累升近2倍。聲寶表示,最新季度業績有所好轉,主要因節流措施,為公司帶來622億日圓(約42億港元)進賬,相信跟精於成本控制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不無關係。不過,由於聲寶仍未公布重振業務的具體計劃,不少分析員都不看好聲寶股價的後市;聲寶要真正反彈,還須繼續努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日本「後戰後社會」只有無盡失落 |
上一篇: | 醜聞不斷 百年東芝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