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7日

鄧耀鏗醫生 醫道講健康

抗疫之舟再迎巨浪 不容輕視 嚴陣應對

本港新冠疫情再掀起一重浪,相隔5個月,單日新增確診個案在上星期再次突破10000宗大關,在公立醫院留醫的病人亦上升至近3000人。

我們必須繼續保持警覺,循多方面靈活調動和妥善準備,包括增加醫院和社區設施接收確診病人的承載力以及和社會不同夥伴合作,為可能出現最壞的情況,作最好的準備。

過去兩個多月,新確診或入院病人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當中幼童確診入院、嚴重及危殆病患的數目亦持續增長,部分幼童更出現嚴重併發症。入院的確診病人,除了小童外,亦有不少長者。現時住院病人中,接近八成是長者,部分病人更年過100歲,本身患有不同的長期病患、抵抗力不足,部分人入院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源於他們輕視情況,誤以為是普通感冒,延遲求醫和服藥,導致病情急速惡化。另外,不少入院病人接種疫苗的情況不理想,有幾成人未完成接種疫苗,不少人甚至連一針也沒有接種過。

醫院面對的壓力,除了源自確診病人外,亦來自其他非新冠病人。現時每天有大約5000人到急症室求診,其中近1000人需要入住內科,入住其他專科病房的病人亦不少,加上其他的常規治療、診斷、專科門診和日間服務,令公立醫院每日都面對着沉重的壓力。

抽調病床及人手

「減死亡、減重症」是醫院管理局的抗疫目標,為了確保有足夠病床接收確診病人,我們已根據應變方案啟動第三階段病床調動計劃,集中病床和人手抗疫。新冠治療中心(亞博館)、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及各醫院已預留2500至5000張病床接收確診病人,在有需要時,我們仍可繼續增加病床的數目。我們亦已制定實名制調動病床和人手方案,以便有需要時可迅速從各醫院聯網抽調病床及人手照顧病人。

然而,病床是不能用法術變出來的,我們要增加病床和人手接收確診病人,付出的代價就是減少其他服務。我們希望市民體諒,公立醫院調整服務的決定相當艱巨。為了讓醫護人員集中處理疫情、加強執行感染控制措施以減低感染風險,無可避免需要縮減部分非緊急手術、非緊急住院治療、門診、診斷及日間服務。

倘若疫情進一步惡化而需要進入第四階段病床調動計劃,受影響的範圍肯定會進一步擴大,及至影響部分必要的醫療服務,病人的治療亦一定會受影響。

同心去戰勝疫情

兩年多以來,香港跨過一浪又一浪的疫情,社會付出了沉重代價,我們實在不忍失去更多。

再次呼籲未完成接種疫苗的市民應盡快接種,尤其是長者和兒童,加強保護自己和身邊人。市民亦應定期進行檢測,監察自己身體狀況,若出現病徵,即使症狀輕微亦應盡快求醫,盡早接受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同時,希望社會各界繼續支援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全力抗疫。過去幾星期,得到私家同業和物流業界的支援,我們得以增加遙距診症和送藥上門的服務,讓更多病情較穩定的病人可以盡早服用新冠口服藥,減低出現死亡或重症的風險。私家醫院亦已逐步增加接收公立醫院病人的數量,讓公院可以騰出病床,照顧更多確診病人。

幸而,我們不是獨行抗疫路。在這關鍵時刻,除了私家同業,還有不少政府部門都全力支援,迅速解決了不少繁瑣的問題,讓我們可以專心抗疫。我們沒有水晶球,無辦法知道這條抗疫路還要走多遠,然而,大家必須攜手,同心才可以戰勝疫情。

撰文 : 鄧耀鏗醫生_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

 

[信健康] 抗疫之路不容輕視,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