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
今年香港藝術節的重頭節目之一是,俄羅斯女高音安娜.湼翠柯(Anna Netrebko)與阿爾及爾出生的男高音尤西夫.伊瓦佐夫(Yusif Eyvazov)聯手獨唱與二重唱音樂會——各自獨唱、二重唱,偶爾插入歌劇裏的「序曲」和「間奏曲」。
湼翠柯目前紅得發紫。安娜.湼翠柯於1971年出生在蘇聯的Krasnodar,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求學時期,曾在馬林劇院的門房工作,因此而結識了指揮家Valery Gergiev,並得到這位指揮家的教導、提拔,於1993年在馬林劇院擔任莫扎特歌劇《費加洛的婚禮》裏的蘇珊娜。這之後湼翠柯在歌劇界嶄露頭角——飾演莫扎特《魔笛》裏的Pamina、飾演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髮師》裏的Rosina等重要角色。九十年代的成功將湼翠柯推向美國的歌劇舞台——2002年她首次在紐約大都會演出,飾演普羅科菲耶夫《戰爭與和平》裏的Natasha;同年,她首次在薩爾斯堡藝術節飾演莫扎特《唐.喬凡尼》裏的Donna Anna。這之後湼翠柯在歐洲廣受歡迎,在慕尼黑、倫敦、巴黎、蘇格蘭等歌劇院,與各大指揮家合作演出。她也常常到俄羅斯、烏克蘭演出。簡而言之,湼翠柯在經過20年的努力,現在已是國際知名歌劇女高音歌唱家。
收放自如感人肺腑
與湼翠柯二重唱的祖籍阿塞拜疆男高音尤西夫.伊瓦佐夫,2014年2月在羅馬和湼翠柯為普契尼的《曼儂》排練演出而相識,五個月後訂婚,2015年12月29日在維也納Coburg皇宮結婚。
這對夫婦檔歌唱家輪流獨唱、二重唱,偶爾加入器樂合奏。音樂會以威爾第的《命運之力》序曲開始。計算下來,樂隊合奏3首,女高音獨唱4首,男高音獨唱4首、二重唱3首,謝幕後兩人各加唱了一首獨唱,一首二重唱,總計14首獨唱、3首樂團合奏,共17首歌劇詠嘆調和樂團合奏。
安娜.湼翠柯的確是一位非常卓越的意大利歌劇歌唱家,音色音量運用得自然順暢、圓潤、鬆化,音量和樂句控制得恰到好處,收放自如,技巧多難的樂句到了安娜.湼翠柯的手上毫不費勁地演唱了。她選擇了威爾第《遊吟詩人》裏《夜靜裏萬籟無聲——此心不能言表》,悲、怨、苦等五味俱全,最後放聲痛哭;普契尼《蝴蝶夫人》裏的《晴朗的一天》是筆者在現場演出中聽到最滿意的一次;普契尼《佳尼.斯基基》(另譯《姜尼.斯基奇》)裏《我親愛的爸爸》感人肺腑。她還選唱了較近代的歌劇作家Francesco Cilea(1866-1950)的Adriana Lecouvreur裏的《我是造物主謙卑的侍女》,其音色之亮麗、樂句之流𣈱、氣勢之宏偉,令觀眾激賞不已。
婦唱夫隨有點吃力
尤西夫.伊瓦佐夫的男高音相比之下,弱了一籌。3首二重唱《夜已深沉》(威爾第《奧賽羅》)、《請別忘記我》(Ernesto De Curtis,1875-1957)與普契尼《波希米亞生涯》裏的《啊!可愛的姑娘》,湼翠柯揮灑自如,而伊瓦佐夫則「跟」得有點辛苦。3首中《請別忘記我》兩人合作得較好。加唱的二重唱《飲酒歌》(威爾第《茶花女》),兩人也合作得很好,令整個音樂廳的情緒高漲。
尤西夫.伊瓦佐夫的4首獨唱曲之中, 《尋常牧人的故事》(Francesco Cilea的L'arlesiana)和《春天的微風為何弄醒我?》(Jules Massenet的Werther)兩首唱得較好,另外兩首《啊!親愛的戀人——看那可怕的烈焰》(威爾第《遊吟詩人》)就聽來有點「散」——音色不集中,缺乏意大利「美聲」的質素。看來尤西夫還需要多些磨練。
這次演唱會由香港管弦樂團負責伴奏,由意大利指揮家Jader Bignamini指揮。筆者在過去十餘年常常讚賞「港樂」的進步,尤其是迪華特於2004年上任、凡志登自2012年接手以來,進步明顯,頗接近一流德、奧樂團的音響,但這種音響和風格卻不適合意大利歌劇!都靈皇家劇院管弦樂團在為《父女情深》和為歌劇盛宴(合唱)的伴奏所呈現的那種透明、浪漫,與聲樂緊密互動的感覺,「港樂」就有所不及了。雖然如此,我情願「港樂」保持她現在的氣質和風格。
撰文 : 劉靖之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