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26日

魏明德 明看天下

香港要把握上海合作組織機遇

習近平主席剛剛結束對中亞的出訪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這是疫情兩年多來他的首次出訪,並在10月16日舉行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前出訪,體現了上合組織這一中國主導籌建的組織對於中國的重要意義,是外交的重要方向。

上合組織成立於2001年,創始成員國為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之後分別於2017年和2022年兩度增加成員國。2017年6月,印度與巴基斯坦加入。2022年9月,伊朗於今年峰會正式加入,成為第九個成員國。上合組織會議每年舉行一次,決定組織所有重要問題。組織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共同致力於維護和保障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最高決策機構是成員國元首理事會。

此次上合組織擴員,迎來了伊朗的加入,並啟動白羅斯加入程序,還有十餘個國家也有意願加入上合組織。2017年,印度、巴基斯坦同時加入,在上合組織中和平共處,這表明上合組織正逐漸成為亞洲區的重大多邊平台,一些地區衝突也可以在組織中消解。上合組織通過擴員實現了從「中亞核心區」向南亞、東南亞和西亞的逐步延伸,將會覆蓋全球半數以上人口,2021年GDP(包括伊朗)也已佔全球四成以上,重要性與影響力不斷增加。在一些國家奉行單邊主義和逆全球化時,上合組織正踐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推進和解與合作。

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並發表了《撒馬爾罕宣言》,發表了關於維護國際糧食安全、國際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多元化等多份聲明和文件。

中亞是重要能源通道,「一帶一路」也從中亞經過。在維護國際能源安全方面,上合組織覆蓋了全世界44%的天然氣儲量、30%的天然氣產量、30%的煉油能力,以及25%的石油儲量與產量。與此同時,市場與資源互補,上合組織成員國中,中國和印度,是全球第一、第三大石油進口國。擁有相對完備的能源生產、消費鏈條的上合組織有能力穩定國際能源市場價格,維護國際能源安全。

續推「一帶一路」香港宜主動出擊

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主席此次還訪問了哈薩克斯坦,時隔九年回到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地點,傳遞出明確訊號,將繼續發展「一帶一路」。基建方面,長達500公里的「中吉烏鐵路」一旦落成,將是中國至歐洲、中東的最短貨運路線,比目前運輸時間節省至少一周,對於商貿和投資都有重要意義。

香港需要把握機遇,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區位優勢,以及「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繼續深入融入國家戰略中。對於中亞區域,香港的經驗並不多,可以走出舒適圈,採取更加主動的態度,例如與內地企業一起「走出去」,拓寬國際網絡,積累經驗。

此次《撒馬爾罕宣言》,上合組織成員國強調,有必要完善項目融資保障,以充分挖掘投資潛力,將繼續就建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和發展基金(專門賬戶)進行磋商。由於金融一直是香港的優勢,未來值得探討我們如何參與其中。

內地與香港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中國的技術實力是發展「一帶一路」的強大支持。太陽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城際高速鐵路、電動汽車等,中國都能提供技術與成本相宜的解決方案。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應更多參與地區和全球產業建設中的金融服務,持續提升對外業務的聚集效應和輻射能力,香港可以更深度地為「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上合組織等,提供金融、法律、風險管理等服務。

優化香港上市行業、區域結構

內地是香港金融市場巨大的力量來源。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共1370家,佔上市公司總數約53.4%,市值更佔港股總市值約77.6%。但香港證券交易所高度依賴內地的同時,離真正國際化,成為國際優質公司上市的首選之地,仍有一定距離。香港先後僅有50多家海外(除了中國、香港公司常用的註冊地,百慕達及開曼群島等以外)註冊的公司上市,其中一些更因交投疏落已經退市。與之相較,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海外上市公司佔比分別約為23%、30%、40%。目前,香港股市市值前10%的公司日均成交額佔總體的87.3%,而市值後50%的公司日均成交額佔比為0.4%,中小市值公司存在流動性不足和估值折價問題,也失去了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再融資的作用。

香港需要調整上市公司產業結構。如下更大氣力重點發展創科產業、大力引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公司來港上市。成功例子包括,自從2018年4月香港證券交易所實行新制度,容許未有收益紀錄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香港已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

拓展國際化業務,打造全球融資中心。香港證券交易所必須吸納更多海外公司,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企業來港掛牌,推動香港金融市場多元化發展。例如,俄羅斯三大國營石油企業除了在莫斯科證券交易所上市外,也分別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及美國場外交易所等西方證交所上市。在地緣政治錯綜複雜下,對俄羅斯三大國營石油企業最有利的方案是來港第二上市,以取替在西方證交所上市。同時,可增加香港金融市場的多元性和國際性,並吸引更多國際能源機構來港上市。香港金融市場要打造更多不同行業、地區上市板塊,為金融服務業提供一個新的廣闊市場,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的產業環境。

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主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