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23日

周伯展

抓緊命脈 搭上一帶一路快車

早前特首梁振英在立法會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今年《施政報告》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香港未來如何用好「一帶一路」這個重要國策。然而,部分媒體和政客對這份《施政報告》窮追猛打,又指相關的「一帶一路」內容只顧及國家,並非幫助香港發展云云。

自從「一帶一路」出台後,香港坊間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十分有限,知道的,也只當作一門生意看待,生意可做可不做,沒明顯好處根本沒必要花心機氣力;也有評論認為「一帶一路」內容虛無縹緲,沒有必要浪費時間討論香港應如何定位。雖然香港向有國際都市之譽,但部分人卻長期生活在舒適帶,缺乏國際視野,國際觀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須知道,「一帶一路」國策全球矚目,無論「一帶一路」的國家,抑或內地各省市,都希望能在這個浩瀚計劃中參與其中;可以說,「一帶一路」將是香港未來發展的命脈,若香港未能搭上這班「發展快車」,結果將會是被邊緣化。

風光城市 光輝不再

回看歷史,不少城市曾擁有光輝歲月,最終卻難逃衰落的命運。例如江蘇的揚州,位於長江下游,承載着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滙處這個地理優勢,長久以來是亞洲地區商業和手工業中心;以往科技不發達,大運河的漕運成為南北運輸的重要工具,造就了揚州的經濟輝煌。

不過,自清代中葉開始,西洋輪船在中國出現, 運送量低的漕運漸漸淘汰,位於長江口與海洋相連的上海地區取代揚州,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後來中國要由北京通往上海興建鐵路,原本計劃揚州為中途站之一,但當地人仍不認為鐵路會令漸趨式微的漕運加快衰落;又認為鐵路會破壞當地風水,於是游說朝廷大員不讓鐵路經過揚州。後世不少人認為,假若當日揚州人能把眼光放長遠一點,配合大勢發展,今天也不會淪為二三線城市。

另一個地方是曾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威尼斯。這個由中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城市,當初擺脫當地宗教與種族規限,讓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商人來到威尼斯做生意;加上卓越的造船技術,令她漸漸在地中海貿易中取得壟斷地位,也成為貨運、金融和貿易的中心。

不過,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透過航海科技的提升,成功開闢海洋通往東方(非洲和波斯一帶)的貿易航道,打破威尼斯的壟斷地位。另一方面,威尼斯故步自封,依舊依賴原來的貿易模式,造船技術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這種只能在地中海航行的船根本無法出洋,原本海上貿易的壟斷地位漸漸由英國、荷蘭等新興航海國家取代。威尼斯曾經有過一段輝煌,如今只能成為過氣的歷史名城。

位於東南亞的馬六甲,地理上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道上的交界地區。1511年,葡萄牙佔領馬六甲,建立東方貿易中心,後來由荷蘭佔據;由於馬六甲是航道必經之處,於是漸漸成為遠東香料的貿易中心。不過,無論葡萄牙或荷蘭,都對經過馬六甲的貨船徵稅,這種保護主義埋下馬六甲衰落的伏筆。後來英國人在檳城設立自由港,不少商船均放棄馬六甲而轉泊檳城或後來的新加坡。

揚州、威尼斯和馬六甲曾是繁榮富庶的城市,為何今天只能在旅遊書上才會認識她們?正是由於她們面對時代進步時,仍然故步自封,沒有與時並進,還以各種藉口拒絕配合時代發展,這不正是香港的現況嗎?香港現今仍是國際金融中心,但近年上海與新加坡等同區競爭對手漸漸把香港拋離,甚至一些二三線內地城市拚命尋找出路之際,香港人恍如沉睡於昔日的繁榮夢中,認為香港的優勢是難以取代的。回顧揚州、威尼斯和馬六甲這3個城市,哪一個不是曾幾何時認為自己得天獨厚、無可取代,最後結局也說明簡單的道理,就是不進則退。

培養人才 迎接挑戰

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及,特區政府將向獎學基金注資10億元,把「特定地區獎學金」的名額,由每年10名分階段增加約100名,鼓勵更多「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結果又惹來政客批評,指此舉是幫其他國家培養人才,香港只是替人作嫁衣裳,浪費納稅人金錢,影響本港學生升學云云。

筆者對這種短視、狹隘的想法,實在大為不解。首先,資助名額只有100名,對於每年15000個本港資助學生學額而言,還不到1%。此外,以每名資助學生每年資助額為12萬元計,100人每年也僅為1000萬元;加上獎學基金以種子基金形式,令基金滾存,可以預見獎學基金的設立不會對香港教育資源有太大影響。

回顧歷史,一個地方的強盛,離不開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才。不說太遠,單看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多年來不斷吸納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甚至不惜工本發放獎學金,邀請各地優秀中學生到新加坡留學,為的就是吸引人才,儲備人才,供發展之用。

即使是思想封閉如清朝政府,都有多個派員留學外國的計劃。例如晚清時期中國與美國合作,通過庚子賠款設立的留學美國制度,培養出不少對近代中國甚具影響力的人物。對美國而言,這些留美人才後來成為與中國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橋樑;對中國而言,留學生學到美國先進的知識,也成為中國步向現代化的重要元素。

香港多年被譽為國際城市,但所謂「國際化」也只是歐美化和英語化。以往,由於歐美主導全球政治經濟,所以作為英國遠東殖民地的香港因利乘便,年輕人只要懂得英語,便能通行全球。然而,世界大勢已經有所改變,全球化已不再是單純歐美式的全球化,香港是否有足夠人才迎接未來的挑戰?

須知道,「一帶一路」施行後,香港面向的可能是伊斯蘭國家、中亞國家、東歐國家等。所以,特區政府為「一帶一路」國家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又鼓勵本港學生和年輕人到這些國家留學和交流,目的就是為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建立民間交流的橋樑。

香港是外向型經濟城市,地方小,沒有資源,惟有向外尋找出路。長遠而言,隨着國家崛起,全球都希望能在「一帶一路」中佔上一席。梁振英及其團隊多次重申「一帶一路」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只有跟隨着國家大勢,積極培育人才,香港發揮自身在金融、法律等優勢,抓緊命脈,才能為香港未來另創一番天地。

周伯展 香江智滙副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