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24日

李兆波 商管啟示

【30天免費閱讀】香港餐廳遇上的挑戰

近日接受了不少傳媒訪問,談及香港餐飲業遇上的挑戰。人手緊張是事實,可以用錢去解決,但會影響利潤。薪酬是餐廳最大的成本,其次是食材,之後才到租金。當然,租金低一些,回報便有改善。現時不少餐廳已利用資訊科技去降低薪酬支出,如手機點餐、自行結賬等,但成本減極有限,價格不可能再低,於是影響了香港餐廳的吸引力。

高級餐廳可以往海外走,日本、台灣、歐洲等地,高級餐廳的價格是香港一半,不少人乘旅遊之便前往。內地也是選擇之一,若不是要指定的星級餐廳,內地城市的價格相當吸引,環境也比香港優越。我便在深圳、重慶等的五星級國際品牌酒店用膳,價格平香港一半,人又不多,可以觀賞到日落,相當寫意。

價錢貴 環境輸蝕

和朋友說起,無不對商場內一些餐廳指定用膳個半小時有微言,甚至是憤怒,我想起有餐廳甚至只給一小時作午膳,價錢又不便宜。當然,大家也要明白餐廳的難處,它們要增加收入,用上了revenue management,但顧客也不是笨的,你給一個小時、個半小時,他們便尋找替代品,可以少些來,甚至不來光顧,改到別的餐廳。最慘的莫過於到了另一個城市如深圳,或是坐高鐵到更遠的,特別是在暑假、周末等。

剛過去周末的下午,我在福田,會展中心的兩個商場人頭湧湧,我和朋友在一間頂級五星級酒店吃龍蝦自助餐,每位600多元人民幣,由於我是會員,享半價優惠,結果二人埋單只是700多元人民幣,在香港連一位也不夠付。同樣是人不多,環境清靜,服務水平相當高。這樣的選擇在香港以外有很多。說真的,香港的餐廳在捱打,我也不想看到的。

其實不只是高級餐廳如此,平價的也面對挑戰。上班族要吃的可能不受太大影響,除此之外,消費者一有時間便到處尋找替代品。跟餐飲業人士聊到在深圳的茶餐廳餐牌,在香港根本沒可能做到那個價錢,環境也遠比不上。

那麼香港的餐廳可以做什麼?我想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讓租金下調。社會事件、新冠疫情令網購變得普遍,開關以後不少人選擇到別國購物,本地零售業跟疫前仍有一段距離。一些商場已減少零售,增加餐飲的面積,如果餐飲業的趨勢也變得多了外賣,多了去別國、別處城市消費,再加上 work from home,看來香港的商場、寫字樓會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

平日寧省吃 外遊時豪食

可以的話,餐廳應多點照顧客人感受,深圳的茶餐廳不會叫人坐埋一邊,惟香港不少餐廳都會如此,而且午膳索價百多二百元,卻限時一小時,這些都是不受客人喜歡的。我已把只給一小時用午膳的那間餐廳「判死刑」,另覓別處好了。它在revenue management方面是贏了,但整體業績在走下坡。

我想起一些小店,如魚蛋、豬皮那些,小小面積,大排長龍;另有一些搭枱的,價錢合理,大家吃完就走。然後到假日、旅行時,出外吃米芝連或國際品牌,花費數百元便享用到香港要千多二千元的料理,看來這趨勢會延續,過程對顧客是快樂的,但對營運者是痛苦的。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