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1日

林慧虹 宏觀遠瞻

銀行業引領香港金融邁步向前

香港回歸25年,經歷多次經濟起伏、金融事件、疫症等重大考驗。前兩個星期五,我們談了整體經濟發展和可持續金融,今天與大家分享香港銀行業未來的種種機遇。

銀行業營運於回歸後依然保持穩定,並從傳統存貸款業務轉型為全方位資金融通、財富和資產管理中心,為日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未來,香港應繼續把握「一國兩制」下金融體系的獨特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開放的機遇,大力發展資產及財富管理、數碼化及綠色金融,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

1997年至2000年代初期,香港先後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科網泡沫爆破及沙士,經濟衰退導致本港企業投資和消費信貸需求疲弱,打擊銀行的傳統貸款業務,加上競爭激烈,息差持續收窄。同時,由於市場資金充裕,本港銀行貸存比率(所有貨幣)由1997年的155%降至2006年的52%,近年保持於約70%水平。另一項重大轉變是自2000年起,本港銀行業分兩階段逐步撤銷利率協議,各類存款利率邁向完全市場化。

藉資產管理能力拓灣區商機

面對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行業的發展邁向新里程,由過往以存貸款業務為主向更多元化服務發展,包括個人理財、消費貸款和證券、基金產品、保險及私人銀行等。資產管理規模錄得強勁增長,從1999年的4000億美元發展到2020年的4.5萬億美元,升幅達到11.25倍。

特別是《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出台、人民幣業務對香港銀行放開,以及內地資本市場逐步開放,成為本港銀行業發展的轉捩點。至今,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處理全球七成以上的人民幣結算業務,成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也是回歸以來,香港在金融方面獲得的最突出成就之一。

目前,疫情導致跨境流動停滯、通脹持續升溫、低利率環境,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為香港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性。但機遇總與挑戰並存,以下三大範疇將是本港銀行業的三大增長引擎。

首先,香港資產與財富管理業的國際化運作和管理能力,與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需求結合,必將釋放出龐大商機。廣東省、香港和澳門有超過45萬個高資產淨值家庭擁有6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可投資資產,其累計可投資資產至少高達2.7萬億元人民幣,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理財、保險及借貸產品市場。

「跨境理財通」是開拓更廣闊跨境機遇的開始,隨着配額規模擴大、更廣泛的產品推出和統一投資銷售規則和監管法規等,為香港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行業開闢巨大發展空間。截至2022年3月底,參與「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合計25836人,相關資金跨境滙入滙出共8941筆,涉及總金額達8.288億元人民幣。

同時,香港的外滙和利率衍生品市場成熟,交易規則和監管與國際接軌,可為國際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提供配套的風險管理服務,進一步擴大香港人民幣支付、結算等業務,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功能。

其次,數碼化和創新能力將繼續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引擎。事實上,數碼科技對行業來說並非新事物,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已經有信用卡和自動櫃員機(ATM),還有八十年代的借記卡和九十年代的網上銀行。過去20多年最重要的改變,可以算是流動銀行的出現,由於大部分個人銀行服務都可以在手機處理,基本上改變了客戶使用銀行服務的習慣,尤其是經歷了第五波疫情,大家對這方面一定有更深體會,過往客戶必然會到分行辦理的服務,現在安坐家中、隨時隨地都可在手機做到。

善用聯通內外優勢不斷創新

支付方面,在業界和監管機構的努力下,「轉數快」即時支付平台順利推出,是本港最重要的金融基建之一,而我們於2017年推出的PayMe,目前用戶已超過270萬。下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透過監管機構與業界合作,共同推展數碼貨幣。

未來的銀行將兼備數碼化、智慧化和開放性,我們要加快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透過與協力廠商服務供應商合作,為客戶創造新的服務。銀行也要把新興技術延伸至貿易領域,以提高效率及透明度。

最後,香港銀行業更加重視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發展成亞太地區綠色金融的重要樞紐。一方面,銀行要在業務中賦予ESG核心地位,涵蓋治理、規劃、披露等,並提供更多符合ESG的產品和服務,包括透過綠色貸款、綠色貿易融資、ESG諮詢培訓等服務協助客戶邁向淨零碳排放。我們亦樂見綠色債券已拓展至零售層面,首批綠債已於今年5月順利上市。另一方面,銀行業需要培養新的人才並提高現有員工技能,提升企業對ESG和可持續金融認知,從而增強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方面的整體能力。

香港經濟身經百戰,具備堅毅頑強的韌力。在充滿各種「危」與「機」的今天,香港應繼續善用與內地及國際的聯通優勢,不斷創新,培育金融人才,繼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回歸25周年系列四之三)

作者為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