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24日

龐寶林 基金人語

ESG投資「未見官先打八十」?

眾所周知,ESG、永續、綠色金融、氣候變化等乃近年熱門投資題目,尤其ESG如雷貫耳,可惜一般人對此認識不多,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IFEC)與CFA Institute於3月17日聯合舉辦「氣候變化危機與ESG投資機遇」(Climate Change and ESG Investment)網上投資者教育講座,吸引逾600人報名。筆者非常榮幸是演講嘉賓之一,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基準學會亦為支持機構。

金發局行政總監區景麟率先講述氣候變化所產生的風險及其影響之巨,如水災、乾旱、碳中和、碳交易等,卻為香港帶來眾多商機。

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鳳儀指出,現時ESG、氣候、環保、可持續性等基金已逾百隻,管理資產額也大升至130億美元,發展迅速。證監會盡量利用不同監管及規例,避免這些基金因利用下列策略而未能符合其ESG標題︰

1. 不投資(Exclusion)某些項目/主題;

2. 必定投資(Inclusion)某些項目/主題;

3. 漂綠(Green-washing)。

基金經理如何篩選投資項目或主題及相關投資過程亦頗為重要,證監會網站有提供相關ESG基金特點、主題及策略等予投資者參考。除披露財務資料外,證監會與港交所也要求上市公司提供非財務資料,如重大氣候變化如何影響財務披露及碳排放資料等,現時全球沒有統一準則,故主觀性非常強,極力建議個別投資者事前必須「做足功課」,投資能否符合自己期望才是最關鍵。

關注評分 選擇優質企業

在討論環節中,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會長(CFA Society HK)麥勤創,向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及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提問:為何投資者需關注上市企業ESG策略及相關評分,尋找投資機遇?抑或迴避風險?范女士回應謂,若企業ESG評分較高,這些企業管理風險能力、投資程序、管理環境(如氣候風險等)等表現較出色,配合企業管治良好,有助這些優質企業避險;機遇方面,隨着政府及企業面對氣候變化,預計相關政策陸續推出,如碳中和、電動車等優先,令許多企業必須進行能源轉型,並找尋穩定及持續回報,如綠色債券及綠色投資等。

比較表現 投資者做球證

麥先生隨後向筆者提問,企業ESG表現會否與股價表現掛鈎?環保工作與社會責任很可能增加營運成本,即「未見官先打八十」?投資價值何在?筆者指出,企業ESG中長線表現必定與其股價掛鈎,若企業欲轉型,必須作中長期部署,亦必然增加短期成本,但愈早出售現有業務可能更值錢,如石化能源等,並可獲得更多資本供未來轉型或投資於新能源業務等,而且愈早轉型、競爭愈少和增加成功機會,逐步提高企業估值及降低借貸成本,有機會提升回報,中長線有利股東。

另一尖銳問題是︰如何比較不同企業在ESG方面表現?有否客觀標準?誰人是球證?筆者相信投資者應可自行擔當球證角色,須知投資者最了解自己所需、風險承受程度和期望等,亦必須「多做功課」,各位首先要參閱企業市值及規模大小,並與相同類別或行業、市值和規模相若的企業比較,再於相近或相同行業裏尋找ESG表現最出色的企業相比,若這些企業每年錄得不俗的進步/改善,便值得考慮投資,因為我們投資未來的,故起步時基數愈低、每年改變百分率愈大,愈有助盈利增長和提振股價。

投資者也必須注意這些企業在架構、人才培訓、執行、營運和業務等能否落實ESG元素,能否為企業取得優勢、增加收入及盈利等,這才具持續性。

恒生指數公司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鍾柏永,隨後闡述ESG指數和ETF在全球及香港發展趨勢;鑑於篇幅有限未盡述,各位可瀏覽CFA Society Hong Kong YouTube Channel、IFEC YouTube Channel及CFA Institute ARX Platform網站,觀看這網絡研討會。

另一方面,各位宜留意今年財政司打算於今年下半年可能推出綠色零售債券,預料積金局及證監會審批愈來愈多ESG基金或ETF,故筆者認為現時逐步開展ESG投資者教育乃非常良好時機!也相信未來出現更多ESG投資者教育講座、課程及相關活動。

香港必須繼續保持、發展和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信香港在ESG方面發展亦將與歐美等看齊,各位宜從自己開始個人ESG,繼而企業、地區、國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今年3月22日止一周上漲5.189%,年初至今累跌8.35%,平均年化回報9.67%,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910.41%。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