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7日
各主要成熟經濟體奉行零息甚至負利率貨幣政策,對刺激經濟效果開始遭到質疑,銀行業已首當其衝,盈利能力大受打擊;內地銀行甚至要向社會「讓利」,反映「百業之母」無分中外,皆陷入艱苦經營,股價疲莫能興,市值嚴重萎縮。
市值佔比22%遠超歐美
以歐洲、美國及香港股市為例,金融股(以銀行為主)市值佔基準指數的比例,今年加速下滑【圖】,歐洲Stoxx 600的金融股佔比已降至2002年有紀錄以來低位的約5.4%;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的金融板塊比重一直是個位數,最新下滑到3.4%左右。至於港股,滙控(00005)今年市值削半,再加上內銀股「探不見底」,金融分類指數跌勢更急,惟佔恒指市值比例仍然高達22%。
這或多或少解釋了港股「彈極唔起」的原因。自3月「肺疫底」以來,標指曾累飆63.7%,歐洲Stoxx 600指數最多上漲41.6%,恒指則只反彈26.7%便已見頂回調,顯見金融股名副其實拖低大市:市值佔比愈高,指數表現愈弱。
銀行(金融)業能否扭轉頹勢,拭目以待,但中短期內重振聲威卻機會渺茫。若恒指公司在季度檢討中不調節傳統經濟股份的權重,即使美股再次破頂,A股又能延續好景,恒指「小漲大回」局面恐怕無從改善。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上落市反彈未休 科指二線股省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