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剩餘時間:0天17小時

2024年12月18日

境外公司駐港新高 9960間增10%

投資推廣署及政府統計處發表「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駐港公司數目增加10%至9960間,創新高。

地區總部1410間轉升5.5%

當中經濟效益最大的地區總部數目亦扭轉連續4年的跌勢,上升5.5%,至1410間,主要增幅來自中國內地企業,惟未返疫前2019年1541間的水平。

有學者預計,內地公司來港趨勢持續,地緣政治影響美資企業不會大舉擴張,香港應吸引美國之外大規模企業,維持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

外資來港冀攻內地市場,長遠而言,境外駐港公司升勢能否持續,視乎中國經濟表現及地緣政治局勢。

內企佔比大 出海擴版圖

駐港公司分為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以規模最大的地區總部來看,按母公司所在國家或地區劃分,現時內地企業駐港的地區總部數目最多,按年增63間或25%,至310間。

近年內地企業在地區總部佔比節節上升,由2019年14%,升至去年的18.5%,今年更增加至22%,5年間多94間。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鄧希煒表示,由於地緣政治因素,加上內地本土市場過度競爭,不少當地龍頭企業希望「出海」開拓市場。他舉例,近期來港掛牌的美的集團(00300)及順豐(06936)在內地上市多年,擇此時機在港掛牌,希望作全球部署。他直言,若只在上海或北京設置總部,內地資本管制下,資金較難投資外地,「幾十億資金難以到馬來西亞或越南」;以香港作為地區總部,就可集資及投資外地市場,擴展商業版圖。

除了內地,多個歐美國家地區總部數目按年亦上升,美資公司地區總部比去年多6間,至220間;英國企業地區總部增15間,至130間;法國、瑞士公司地區總部各升9間。鄧希煒分析,疫情時不少外企遷離香港,轉投新加坡、杜拜等地,由於部分公司仍有主要業務在中國,加上香港情況回穩,港府主動招商引資,另一方面新加坡目前的營運成本上升,多重因素均令外國公司在港數目回升。

美資港地區總部5年少58間

不過,他解釋,不少企業來港不是為了本地商機,而是看中大灣區機遇及內地市場,故在港的外資公司升勢能否持續,將視乎中國現時刺激經濟政策是否有效及持續。

地緣政治也是另一重要因素,以大趨勢來看,疫情前美資公司在港地區總部的佔比為境外公司最高,2019年達18%,惟2020年開始逐年下跌,更被內地公司超前,今年再縮減至15.6%水平,5年間少58間。鄧希煒相信,美國企業不會在香港大幅擴展,尤其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上場,或會加大對香港打壓。香港應該自力更生,吸引更多美國以外大規模外資企業。

他建議為外資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稅務優惠、人才政策、支援子女教育及尋找國際學校等,令他們在香港扎根。近期港府積極出訪,鄧希煒直言,現時有具規模港商已在東南亞當地發展,熟悉文化及政府關係,為重要的夥伴,應促進這些港商與香港業界交流,多了解當地情況,方便發展業務及招商引資,而非盲目「擔大旗」到訪當地。

值得留意的是,整體駐港公司數目創新高,主要拉動力為當地辦事處(只負責在港而非區內其他地方的商業活動),按年升近14%或748間,至6140間; 至於地區辦事處 (有權協調區內其他城市的業務,但須經常請示總部)則升99間,至2410間;地區總部(有權協調區內其他城市的業務)增74間,至1410間。整體境外企業駐港就業人數上升5%至49.3萬人,當中地區總部就業人數增3%至13.6萬人;當地辦事處升10%至27.4萬人,地區辦事處跌8.8%,僅得8.3萬人。

 

(信報新書推薦《別踩過界!》,心理學家化解情緒病真實案例,立即購買)

實體書本地包郵優惠 : bit.ly/hkejbook178

電子書 : bit.ly/hkejp178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