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進入新一年,有見中美關係和貿易爭端等問題略為緩和,我們估計今年周期性和價值型的資產有望看俏。
首先,中美去年底初步達成共識,暫定在本周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首階段協議的條款看似已成定局,但投資者亦要留意雙方實際執行貿易協議的進度和能力,以及開展下一波貿易談判的可能性和時間表。
第二,美國大選即將來臨,的確,美國換屆選舉浮現不確定性,但投資者不必反應過敏。因為從過去美國的選舉政治看到,爭取連任的在任總統鮮有在選舉年推動一些大型的國際協議或全新政策。白宮施政重點多數着手執行國內政策,亦積極維持正面的經濟數據,增加其連任機會。上述的政治布局都有利上半年的投資氣氛。
第三,投資者配置資金時,除了考慮地緣政治因素,亦建議參考宏觀經濟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現時環球央行傾向維持寬鬆的政策取態,在利率低企的大環境下,負利率債券產品應運而生,能夠滿足正面回報的產品少之又少。
然而,在央行連串減息後,持續並充足的流動性能夠幫助減輕環球經濟所面對的下行壓力,或多或少降低今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我們認為,環球經濟正步向觸底回升的階段,企業陸續恢復投放資本開支,擴充業務。最新數據顯示,亞洲企業的估值下調情況自2018年以來大有改善,意味着區內企業已經出現復甦的苗頭,預計比其他地區復甦更有力。
最後,現時亞洲仍有不少個別的投資機會。當中,惠理尤其看好中國市場。雖然國際之間的地緣政治因素猶在,中國國內消費、內需相關行業仍然強勁,相信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和人口固然吸引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其經濟增長動力已從單純量變,轉為質素提升導向。當中,國內中產人口冒起、政府積極參與發展先進科技產業鏈,以及城市化,皆是增長質素提升的重要因素,強化我們對長期投資中國的高確信度。
作者為惠理基金亞太區分銷業務主管,在金融界擁有多年經驗。他於隔周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見解。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