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4日
無論你是超高淨值者,或超高淨值服務者,甚至只是一個出入這個圈子的旁觀者,你都可以玩一下這個3M測驗,考考自己的視力及聽力。
第一個M(Multiple,倍數)︰一個家族的存續能力,除了看他的子嗣外,就要看他旗下的資產,有沒有倍數空間。什麼是倍數空間?如果家族資產只是一些證券、信託之流的東西,這些東西再正面亦都只不過是AP(算術)式增長,每年能夠提供的應該是一個10%加減的增益,卻沒有其他具GP(幾何)式增長的資產,這個家族其實已經沒有競爭力了。
有倍數空間的,實話來說就是旗下有新經濟的業務,但這些是真正的新經濟業務,是經得起考驗那一種。例如年前貪時髦的家族,手握大堆什麼國內式共享經濟的業務,現在相信已經蒸發得七七八八了。再透視下去,其實是看看這個家族有沒有新一代的旗手,沒有旗手怎樣投資新項目。
新旗手同時可透視出一大堆問題,包括由上一代家長未放權,以至在投資路上跌跌撞撞,其實都是正常不過的標準障礙,惟要切記,投資樓房並不是倍數增長型的投資,除非有特殊方案,但就算可以把樓房證券化,都未必可以出現倍數增長,加上反送中運動後,本地樓價增長空間成疑,就算樓房成績做得再好,亦不能說是具有倍數空間,最後結論是,這個家族沒有做生意的天分。
引入外援可繼續創富
要進一步看舵手當然弔詭,例如美的集團家族,二代何劍鋒差不多沒有任何執行職位,全部由職業經理人當行政總裁。如果大方向是由二代發出,下面只是執行,仍然算是由二代領導,但就算是二代,名片印上行政總裁,甚至董事長等職銜,仍然可以是傀儡。傳聞聯合系李明治當年被判不能擔當任何公司職位時,由兒子出面與券商談判,每到一個段落,都要走過隔壁的房間,向房內另一把疑似李明治的聲音請示。
更弔詭的是,就算不幸沒有男丁,可以用女婿、養子、職業經理人等去創造財富。唐末節度使李克用麾下的十三太保,表面上全部姓李,其實12個是養子,這些養子打江山的能力,隨時比親生兒子更強,所以,就算自己的親生兒女在生意上不爭氣,不妨在市場上物色人才繼續創富。
第二個M(Multiplexities,多重矛盾)︰多重矛盾其實與「八段敢」中的「齊」是有所重疊的。這些多重矛盾一般自長至幼順序發生,初期的矛盾是由上一代開始,大抵是由於權力移交,或健康惡化等造成的矛盾。當然,家大族大業大,持份者人數眾多時,解決起來就更困難;接着的就是平輩問題,除傳統的兄弟姊妹,到中國式的井岡山型、牛棚型兄弟問題,一旦到鳥盡弓藏時,就要適時解決。最惹人關注的是男女關係,離婚的已經是很正常,多妻多夫是避不了的挑戰,再走下去已經是後宮有男有女,LGBT林立的局面。
順應時代改變教仔策略
至於下一代,現在國內還是停留在送子女到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的小圈子思維,但新一代的成功企業家父母,知道這些學校並不一定對孩子是正面的,已開始放棄超名校;加上中美關係惡化,送去美國讀書有困難,隨着而來的困頓是,不放孩子去讀這些傳統名校,又應該放他們去哪裏?要不要加上什麼其他輔助呢?這些都是令新思維的家長寸步難行的問題。
最後談到第三個M(Measures,量度標準)︰其中一個最糟糕的現象,就是在一代傳二代之際,老爸是赤手空拳打出天下的類型,他把自己的努力標準來量度替他工作的子姪,最容易出現的偏頗就是,哪個兒女跟老爸就是神,不跟老爸的就是鬼,釀成另類打擊創意。
近期一個有趣的案例是,某一位已掌權的二代,膝下子女數目眾多,於是推行一個另類的畢非德制度,就是要子女做家務或其他工作賺取分數,然後換零用錢,這個設計對減少子女揮霍是非常有效,但當他的家境再進一級富裕時,年紀較幼小的子女,為了趕緊進入物質圈,去買自己想要的玩具,主動要求父母讓自己能及早加入計分計劃,向錢看的態度彰彰甚明,父母開始發覺這制度容易令子女走入另一個極端,開始重新思考這個計分制,這個亦和大承發明的「機構權力4Ps系統分析」一樣,財富力量(Power)倍增了,治家及育兒哲學(Philosophy)自然有所改變,順延下去,治家政策(Policy)亦改變,監察(Policing)孩子的量度世界在急劇變化中。
作者為MASTERMIND大承諮詢主席、教授
WeChat ID:davidkho
Facebook:Mastermind Academy大承講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制度欠缺切膚之痛 |
上一篇: | 透過網絡種樹 鍵盤戰士救地球 |